展覽檢索
-
1126龍躍光城2024台北燈節中華路展區介紹柯易鴻 2024/03/29
-
1394不只是農具為保存菁寮少見的四合院,殷里長積極協調,說服了日治時期當地唯一的醫生——梁耀明先生無償提供故居,並在2000年成立了「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 然後召集農民把家裡沒有在用的傳統農具拿出來放在這裡,希望能找回地方失落的東西。孫揚洲 楊雅惠 楊智竹 楊宜勳 余尚恩 羅意平 章容瑋 2024/03/22
-
564不只是農具陳放在文物館裡退役的農具,背後竟有著一則則生動的故事......孫揚洲 楊雅惠 楊智竹 楊宜勳 余尚恩 羅意平 章容瑋 2024/03/20
-
462米以食為天紀錄片「無米樂」的拍攝故鄉-菁寮,透過實際現場走讀菁寮,了解關於菁寮間特色文化,並藉由訪問過程中,探索出菁寮的秘密,希望能讓各位更加瞭解台灣這片土地 相伴農民一生的土地 。黃品華、蕭雯月、張雅燕、楊麗君、張美蓉、張恩誌 2024/03/12
-
965為空間留下一點點記憶田寮河貫穿市中心流入基隆港,見證整個城市的發展歷史,伴著許多市民一同成長。屹立於田寮運河起點左岸東明路86-92號四層樓共16戶的警察宿舍,在基隆市都市發展處啟動「基隆市86設計公寓開放進駐實驗計畫」後,友余工作室負責人蔡顏鴻租用92號一樓空間,啟動了改造活化老屋計畫。 此次策展想記錄友余這兩年多來在警察宿舍改造及認識周遭的過程。友余工作室 謝孟亭 蔡顏鴻 2024/02/18
-
458鹽分地帶風土書寫台灣西南沿岸是重要的鹽業聚落,府城大抵沿台17線一路向北,乘著搖晃收縮的風場,穿越無數的橋墩,俯瞰涓涓抑或湍急的溪流,越過曾文溪, 來到七股溪、將軍溪往北至布袋等。這一路上流線的是白鷺鷥穿梭鹽田和魚塭棚架的鮮蚵、虱目魚。鹽鄉信仰的大廟,尤以氣勢滂薄南鯤鯓代天府與虔信的香客為人所悉。無論北門七子、《鹽田兒女》或是鄉土文藝雜誌 都將鹽工語鹽村生活的輝煌與移轉描寫漬入心田。古竜塾 KRJ Studio 2024/02/18
-
1543365天台灣美食日曆透過收集台灣當地特有的美食,各種路邊小吃、家常菜、甜點、私房菜等,繪製出365道張張不同的台灣美食插畫日曆。每張日曆美食插畫皆對應中西方年曆月份、生肖年、星期、二十四節氣、時令與各節日習俗、十二月星座,及其主要食材或製程,每一天皆展現出台灣人對於節日生活搭配飲食文化的重視。湯筱婷、陳郭益言 2024/02/18
-
814山海旅人在自然與人文之間,同時撫慰心靈與腸胃。柯品如 2024/02/18
-
5811探索古今—臺中刑務所演武場臺中刑務所演武場舊時主要作為司獄官(監獄管理人員)、 警察日常練武之武道館舍。隨著時代變遷,刑務所演武場也展示給世人不同的樣貌,透過實地探訪與資料分析,探索刑務所演武場古今變化之美。陳芊妤、林芊妤、李芸嘉 2024/02/18
-
2090台中。舊城跨過清朝、日治時期和民國年間,我們一步步走訪三處景點,拾起相機,為歷史重新記錄下了它們的耐人尋味之處,無論是前人留下的古蹟,亦或是後人進行的改造,我們期望這些珍寶能被更多的人發現、欣賞甚至是珍惜。在台中女中周遭,究竟有多少值得一探究竟的好去處?張雅淇、施映亘、林綺賓 2024/02/18
-
2211劉勝仁訪談錄因執行嘉義市文化局國家文化記憶庫1.0之嘉義木都文化、木業匠師訪調與寫稿,第一次深入認識木業、木加工業及傳統木工技藝等,並從匠師闡述的學藝歷程中,明白木業文化遠遠不只是木屋或製材廠,還是許許多多日常作業程序、儀式流程、慣用語、行話組織而成。本篇展覽是策展人於2021年至2022年間拜訪大木匠師劉勝仁,採訪及撰稿。許閎皙 2024/02/18
-
12225美濃野蓮、水雉與護雉蓮盟水雉與野蓮都是台灣紅皮書的物種。有趣的是,野蓮受脅等級是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居然比水雉(易危, Vulerable, VU)的滅絕風險更高。 為什麼炒野蓮能保育水雉呢!? 得感謝美濃客庄的生態智慧,將野蓮馴化成經濟作物,讓水雉進田裡除蟲、築巢與育雛。高雄鳥會與美濃蔬菜產銷班組成『護雉蓮盟』,加入劉孝伸、黃淑玫發起的美濃湖水雉保育行動。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陳柏豪 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