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2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日治後期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工業化對化學原料鹽酸的大量需求,使得陶製鹽酸甕的生產蓬勃起來。鹽酸在工業上它是焊接時的金屬表面清潔藥水,俗稱焊錫藥水,鹽酸和硫酸都是印染上的酸助劑、酸洗劑、中和鹼劑或發生顯色劑的兩種主要無機酸,也是製造聚氯乙烯(PVC)塑膠的原料,甚至用來清洗廁所。鹽酸甕幾乎在苗栗地區生產,當時與酒甕、陶管、耐火磚等工業陶瓷和碗盤、花盆等同受重視。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151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時局防空必攜》手冊本物件是台灣總督府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的《時局防空必攜》書籍,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因應盟軍空襲台灣,總督府及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所特別編製的防空教育手冊。本件文物封面方形邊框內橫書「時局防空必攜」、「昭和十八年」、「台灣總督府」、「臺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等字,外觀保存良好。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22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紀元二千六百年祝典記念章日本第一代天皇於西元前660年登基,是為神武天皇。所以昭和天皇於昭和15年(1940)11月10日舉行皇道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式典,而不是採用西元紀年。1940年中日戰爭進入僵持階段,日本因侵略中國的行徑遭到國際社會抵制從而被迫放棄舉辦第十二屆奧運會,日本國民也因大量的徵兵和物資配給制度匱乏沉悶,日本政府為了掩蓋其在國內產生的不良影響,並炫耀武威以鼓舞國民士氣而大肆舉辦了這一祝典典禮。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8
-
215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橋車輛通行費繳費證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財政並不寬裕,又須展開許多大型交通建設,因此皆以美援貸款或向國內銀行貸款的方式籌湊財源,以利工程順利進行。待工程完工後,設立收費站向過橋車輛徵收工程收益費,其中,第一個實施過橋收費的就是西螺大橋;北港大橋則於民國56年(1967)竣工通車後開徵車輛通行費。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8
-
17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質掛鐘台灣雖然自清代就有時鐘進口,但時鐘還是屬於奢侈品,玩賞的功能居多。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日本人在台灣推行西方格林威治時間,時鐘從那時開始慢慢普及,為了推廣守時、時間就是金錢等觀念,日本當局甚至推行「時的紀念日」活動,間接促成時鐘的流行。尤其是從日本進口之掛鐘,當時台灣凡是體面的家庭無不必備之,既用來計時,也用來彰顯身分及地位,是早期台灣生活的重要記憶。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9
-
15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戰爭死亡傷害保險證券本件文物日治時期戰爭死亡傷害保險證券,此證券展現日治後期時期台灣人民為因應戰爭風險而投保的狀況,反映當時日本徵召台灣兵的社會背景,以及人們對自身生命安全及家人生計的擔憂。這份保險單也記錄了其保險細節與相關條款。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9
-
20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本赤十字社社員章日本赤十字社成立於明治10年(1877),是從事人道工作救援的社會援助團體,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成員。日本赤十字社於明治32年(1899)設立台灣支部,其事業範圍包括災害救護、「理蕃」事業中的救護、戰地救護、巡迴診療活動等;並於明治38年(1905)設立「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0
-
21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銀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有獎儲蓄券新臺幣10圓本物件為台灣銀行發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儲蓄券10圓,紙質。八七水災是民國48年(1959)8月7日至8月9日由於艾倫颱風引起台灣各地強降豪大雨,造成台灣中南部的嚴重水災。為籌措重建經費,台灣銀行於隔年發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儲蓄券募集資金,儲蓄券背後印有發行辦法。發行時間為民國49年1月1日。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0
-
18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臺灣食糧營團出資證券本物件為昭和拾九年(1944)台灣食糧營團出資證券壹口券金五拾圓,此為日治時期台灣地方士紳出資成立台灣食糧營團的出資證券。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後,台灣的經濟被納入戰時體制,進入經濟統制年代,之後隨著戰局的日益惡化,各種生活物質越來越缺乏。於是台灣總督府對米穀等食糧管制更進一步,成立了幾個重要的組織,分三個面向(收購、輸出及配給)進行統制。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1
-
112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愛國婦人會徽章愛國婦人會創始於明治34年(1901),是日本二次大戰時主要的婦女團體之一,多由具有社會地位的婦人組成,其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並宣揚對於大日本帝國愛國思想,明治37年(1904)成立台北、台中、台南三個支部,對象主要包括在台日本婦人,並吸收本地士紳的夫人,主要從事女子教育及社會公益活動。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2
-
259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團證民國40年代初,政府厲行反共政策。民國41年(1952) 3月29日青年節,總統蔣中正決定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號召全國青年展開救國運動。8月1日在北投復興崗成立籌備處,10月31日行政院頒布〈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籌組原則〉後成立,由蔣中正兼任團長,蔣經國擔任主任,隸屬於國防部總政治部,成為官方的青年運動團體。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3
-
21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馬約利卡磁磚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台灣俗稱花磚,是源自於西班牙或更早的伊斯蘭陶器和磁磚,其製造原理是由伊斯蘭的馬賽克磁磚演變而來的。馬約利卡磁磚約在20世紀初期從日本引進到台灣,圖樣有仿歐式自然花草、日式山水田園、中式傳統吉祥符號等類型。製作工法上以壓模成形,手工繪製上釉,再低溫窯燒而成。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