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302台水市集·綠色幻境你有聽過台水市集嗎? 它就在熱鬧非凡的一中街旁,但轉個彎,迎接你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當人潮與喧囂被拋在腦後,眼前是一片空靈的靜謐,巨大的綠色燈光裝置藝術籠罩著台水市集,讓整個空間沉浸在一層綠色光暈裡,彷彿進入了一個奇幻的異境。約翰 2024/11/28
-
907不再苦惱「晚餐吃什麼?」 —— 向上路夜市「晚餐吃什麼?」這個問題,通常都讓人頭痛不已,不過,如果你來到向上路夜市,這一切都變得迎刃而解。向上路夜市可說是集結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從台灣經典小吃到創意料理,應有盡有,保證能滿足你任何的味蕾需求。QZ0 2024/11/27
-
176保西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季活動保安宮文化季活動保西社區發展協會 2024/11/27
-
390編織記憶中的古老故事彩虹橋的故事 彩虹橋在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裡面是一樣的定義,對我們族來說彩虹橋就是一條通往靈界的橋,好人才能通過橋與祖靈相聚。 那時候的傳說彩虹橋是一名叫做Buta(念:補大)的耆老變的,Buta的長相很魁梧、力大無窮,可以和一頭大黑熊打架,然後Buta的待人處事都很遵守我們的祖靈gaga定下來的規矩,是泰雅族的精神領袖,只要族人有糾紛或者是爭議Buta都會來幫忙裁決和協調,遇到講不聽冥頑不靈的森林劇落 2024/11/27
-
15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日治後期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工業化對化學原料鹽酸的大量需求,使得陶製鹽酸甕的生產蓬勃起來。鹽酸在工業上它是焊接時的金屬表面清潔藥水,俗稱焊錫藥水,鹽酸和硫酸都是印染上的酸助劑、酸洗劑、中和鹼劑或發生顯色劑的兩種主要無機酸,也是製造聚氯乙烯(PVC)塑膠的原料,甚至用來清洗廁所。鹽酸甕幾乎在苗栗地區生產,當時與酒甕、陶管、耐火磚等工業陶瓷和碗盤、花盆等同受重視。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221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時局防空必攜》手冊本物件是台灣總督府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的《時局防空必攜》書籍,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因應盟軍空襲台灣,總督府及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所特別編製的防空教育手冊。本件文物封面方形邊框內橫書「時局防空必攜」、「昭和十八年」、「台灣總督府」、「臺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等字,外觀保存良好。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34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紀元二千六百年祝典記念章日本第一代天皇於西元前660年登基,是為神武天皇。所以昭和天皇於昭和15年(1940)11月10日舉行皇道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式典,而不是採用西元紀年。1940年中日戰爭進入僵持階段,日本因侵略中國的行徑遭到國際社會抵制從而被迫放棄舉辦第十二屆奧運會,日本國民也因大量的徵兵和物資配給制度匱乏沉悶,日本政府為了掩蓋其在國內產生的不良影響,並炫耀武威以鼓舞國民士氣而大肆舉辦了這一祝典典禮。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8
-
28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橋車輛通行費繳費證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財政並不寬裕,又須展開許多大型交通建設,因此皆以美援貸款或向國內銀行貸款的方式籌湊財源,以利工程順利進行。待工程完工後,設立收費站向過橋車輛徵收工程收益費,其中,第一個實施過橋收費的就是西螺大橋;北港大橋則於民國56年(1967)竣工通車後開徵車輛通行費。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8
-
23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木質掛鐘台灣雖然自清代就有時鐘進口,但時鐘還是屬於奢侈品,玩賞的功能居多。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日本人在台灣推行西方格林威治時間,時鐘從那時開始慢慢普及,為了推廣守時、時間就是金錢等觀念,日本當局甚至推行「時的紀念日」活動,間接促成時鐘的流行。尤其是從日本進口之掛鐘,當時台灣凡是體面的家庭無不必備之,既用來計時,也用來彰顯身分及地位,是早期台灣生活的重要記憶。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9
-
21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戰爭死亡傷害保險證券本件文物日治時期戰爭死亡傷害保險證券,此證券展現日治後期時期台灣人民為因應戰爭風險而投保的狀況,反映當時日本徵召台灣兵的社會背景,以及人們對自身生命安全及家人生計的擔憂。這份保險單也記錄了其保險細節與相關條款。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9
-
25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本赤十字社社員章日本赤十字社成立於明治10年(1877),是從事人道工作救援的社會援助團體,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成員。日本赤十字社於明治32年(1899)設立台灣支部,其事業範圍包括災害救護、「理蕃」事業中的救護、戰地救護、巡迴診療活動等;並於明治38年(1905)設立「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0
-
29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銀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有獎儲蓄券新臺幣10圓本物件為台灣銀行發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儲蓄券10圓,紙質。八七水災是民國48年(1959)8月7日至8月9日由於艾倫颱風引起台灣各地強降豪大雨,造成台灣中南部的嚴重水災。為籌措重建經費,台灣銀行於隔年發行八七災區復興建設儲蓄券募集資金,儲蓄券背後印有發行辦法。發行時間為民國49年1月1日。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