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518巷弄間的日本漫遊:臺灣神社的出現與演變的地景改造因為地理及歷史等文化背景的影響,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對日本文化有所了解,即便自己不是,周遭一定也認識幾個「哈日族」,或是每年都會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回想去日本旅遊的行程,無論是跟團或是自助,應該都會經過甚至去神社參拜,就像是臺灣街頭巷尾的大小廟宇,神社可說是日本文化特色的一環。 不過,你可曾想過,經歷日本時期的臺灣也曾經有許多神社,在不能出國旅遊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神社。神社為什麼會出現,現在又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透過老照片一同來遊歷。涂欣凱 2022/08/26
-
2508與榕樹的一場對話自開始採集臺灣樹木故事以來,我一直很想寫榕樹。畢竟哪個臺灣人從小沒聽過幾個榕樹禁忌——「榕樹聚陰,不要隨便靠近」、「出入醫院或喪葬場所須在身上配戴七片榕樹葉,且回家前務必扔棄」等等。 此外,端午節除穢的植物,榕樹枝也很常見;某些道教科儀,以榕樹灑淨袪除不淨不祥之物;閩客族群敬拜的土地公╱伯公廟旁,常見榕樹聳立如守衛。至於泛靈系統的大樹公信仰,裹上紅布便成神受膜拜的台灣老樹中,最多的就是榕樹。鄒欣寧 2022/08/26
-
789薄柔纜,以臺灣為獻身的祭壇甘心與中國人共度最苦難、顛沛的40年。薄柔纜延續父親的腳步,1953年,27歲的他剛從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畢業,便來到臺灣創建花蓮門諾醫院行醫宣教做公益,獻身花蓮原住民醫療工作40年,直至1994年年退休。因爲不願成為臺灣人的負擔而返美養老,一生兩袖清風。王心怡 2022/08/19
-
1301剉冰IN臺史博的工作日2022/03/28 一隻來自宇宙的宇宙熊剉冰降臨臺史博一塊仙貝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