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大日本帝國政府大東亞戰爭特別國庫債券本件文物為大日本帝國政府大東亞戰爭特別國庫債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屬於警世性文物;面額壹百圓,昭和19年(1944)由日本銀行發行,三分半利,內閣印刷局製造。正面上半部為債券圖,印有日本戰神楠木正成像及埋葬楠木正成的大阪觀心寺。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5
-
6成為日本人?──皇民化下的台灣日常-姜翁銘湋、廖宥銓 2025/06/24
-
15中華之後,國共的合作與對立此展覽的目的為從客觀歷史角度出發,探討1949年前國共之間發生的重大事件,並藉史料分析各自的觀點。隗百邑 2025/06/24
-
10北港衝衝衝北港光觀/藝閣簡介黃妤婕 2025/06/24
-
35巷口的記憶:雜貨店的百年足跡雜貨店,曾是台灣街角最熟悉的風景。本展覽將由雜貨店的功能、商品、興衰切入,回憶雜貨店的溫度,並思考未來的發展與挑戰。尤秀娟、蔡侑妤 2025/06/24
-
23時光寄語:日治時期臺灣的郵政記憶在日本統治臺灣的五十年間,郵政成為殖民政權與文化輸出的重要角色, 而郵票與明信片不只是通信媒介,更是塑造帝國形象、傳遞統治意涵的言語。 翻閱這些圖像碎片,讓我們讀懂權力如何藏身於日常之中王珮薰 黃煒雯 楊予彤 2025/06/24
-
28早餐吃什麼?台灣的早餐是世界上少見的「融合型」飲食文化代表,從傳統燒餅油條,到西式漢堡、三明治,這些看似衝突的搭配卻早已成為台灣人的日常。這種多元、快速又平價的早餐文化,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台灣庶民生活的縮影,展現出台灣社會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與創新。本策展以早餐為主題,透過探討日治時期到民國時期早餐飲食習慣的不同,一窺當時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與社會風氣。蔣雨彤 盧子澄 2025/06/24
-
21隨著時空改變台灣飲食文化臺灣處於東經120°E至122°E、北緯22°N至25°N,氣候跨越熱帶、亞熱帶, 且有平原、高山等多樣的地形,這樣的地理條件,讓臺灣能夠生產從溫帶到熱帶的不同作物,同時吸納東 北亞與東南亞的飲食方式。台灣飲食不僅受到本土環境薰陶,更受到了外來殖民文化的影響,多樣的殖民文化和烹飪手法塑造了豐富、精彩的台灣飲食文化。劉真 劉靜羽 2025/06/24
-
10曹家洋樓與曹丁波家族矗立在街角的曹家洋樓,它不只是磚瓦堆疊的建築,更是地方歷史、人文記憶與家族情感的交會點。本展以曹丁波家族為主線,回望一段與時代脈動緊密相連的人生與建築旅程。 人物的生命軌跡到建築的風貌演變,從舊時代的地方景象到今日的時空對照,這棟洋樓所承載的,不只是家族的足跡,也是一個社區的集體記憶。透過影像、文件與回憶,我們希望帶出背後的故事,也邀請您在觀看之餘,思考歷史如何影響我們的現在,與未來。劉子辰、朱品蓉、鄭伃庭、周仟、林雨蓁 2025/06/24
-
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貼印花稅票結婚證書本件文物為早期貼有印花稅票的結婚證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印花稅屬憑證稅,貼有印花之單據即成為可靠的合法憑證。台灣最早在日治時期施行日本印花稅法,戰後自民國35年(1946)實施印花稅法,課徵範圍涵蓋甚廣,舉凡發貨票、當票、雇用契約、承攬字據、支票、不動產典賣契據、護照、各類證書、各種執照、戲券、酒類、化妝品等,皆應貼用印花稅票。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4
-
10探索臺灣歷「食」背歷史太硬了嗎?那來點下飯的吧。 歡迎光臨《時光食堂》,一場不看朝代年表,靠你嘴巴穿越的臺灣歷史之旅!李宗珉 過彥丞 2025/06/23
-
385走進桃園神社:以桃園神社為核心,透過照片與資料的互動,帶領觀眾穿越時代,重返那座見證城市變遷的歷史地標,並重新思考它在當代的角色與價值。黃子晉、林豊凱、白承鑫、吳祥瑞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