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882林獻堂、梁啟超與櫟社在大眾的印象中,梁啟超似乎只活躍於清末中國的政壇與文壇。實際上,他曾經與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與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有所接觸,並對台灣日後的一系列非武裝抗日行動產生影響......李家萱 2023/12/24
-
832昔日新盛橋,今日中山綠橋現今的綠川與中山路交會點有中山綠橋默默佇立,見證來來去去的行人,守護現在台中中區的歷史發展,帶著舊名新盛橋,讓我們一起穿越回1910-1930年間的日治老台中吧!蘇容德 2023/12/24
-
983綠川奏鳴從前汙濁不堪的綠洲經過整治,變成現在綠意盎然的樣子。都市綠化不但讓民眾有了散步休閒的場所,更有鳥類因為環境優良在此出現。劉亭儀 2023/12/20
-
8448藝閣文化共築竹圍回憶竹圍物產豐富,村民樸實,自從桃園航空城的入進計畫,村民被逼迫限時、陸續搬遷,種種因素下,竹圍社區備受空前大挑戰。困境與窘境之下,竹圍社區發展協會仍積極地找出社區的在地特色,透過連結社區資源,積極做保存紀錄,將老、中、青三代即將消失的家園記憶,凝聚尚未搬遷居民的情感,加上竹圍社區過往累加的種種,對於民俗文化的認真與推廣,在地獨創的特色與文化愛好佳績。YNLI CHEN 2023/12/14
-
214淺山小鎮-玉井提到台南玉井,十有八九的人肯定可以立馬說出到芒果、芒果冰,腦中一浮現那金黃果肉搭配沁量的刨冰口感,夏日酷暑一掃而空,而玉井之所以有芒果之鄉的美稱,冠蓋全台數一數二的種植面積當之無愧,然而,除了可口的芒果冰,玉井糖也曾風靡一時,當然,不能忘記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的焦吧哖事件...廖得凱 2023/12/06
-
1752反共義士劉純儉、曹可雲兩位經歷過1949年國共內戰的反共義士故事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2023/12/05
-
1840左鎮自造 製造左鎮/拔馬信仰誌山跟海不是隔絕,而像是一種通道與路徑,成為臺灣多元人群移動的介質。人們攀山渡海的軌跡形成路徑,承載不同人群互動的故事記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12/04
-
2564初來柵到/唱出我們的故事昔日,海洋如同是歐洲人群認識另一國度的路徑。曾經,他們沿海進入臺灣山林,與高雄沿山木柵(Bak-sa)部落的西拉雅族人在山間互道平安,捎來西方基督福音樂章、捕捉了西拉雅族人生活群像,留下福爾摩沙島的時光切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12/04
-
435台灣之美隨手紀錄的景色阿江 2023/12/03
-
460偉大的風神這項作品是在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內拍攝,這項作品的意境就是當初先民搭著船到台灣,可以成功正是因為有風神的幫助,所以他把風擬人化讓他更貼近於人方宏凱 2023/12/01
-
1766當我們望春風當我們望春風,我們盼望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是關於一首歌的故事,更是近代臺灣的一部文化史。本特展以〈望春風〉作為核心,這首歌在1933年首度錄音為唱片,發表後成為當時流行歌,而後發展成歌中劇唱片、電影,隨著時代被改編,甚至有雜誌、小說、出版社、電視節目等等,戰後幾乎知名的歌手都有演唱,版本不計其數。從這首歌的傳唱、演出、內涵與應用,可以聽到創作者、歌者、聽眾的互動,乃至整體社會文化的豐富脈動。研究策展 黃裕元、李文媛 2023/11/30
-
515遊戲方式傳承閩南母語文化用遊戲化方式(桌遊),增加青年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的樂趣與興趣。同時藉由遊戲本身的特質(生命累變),搭配母語的方式帶領看展者歷經生物的演進。高廷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