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89真我食宿歡迎來到「真我食宿」:一處性別友善的餐廳與民宿,致力於打造包容、多元且溫暖的空間。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尊重、接納與愛護,無論性別、性向、身分或背景。我們的餐廳提供健康美味的料理,重視本地食材與環境永續;我們的民宿則提供舒適、安全的住宿體驗,讓所有旅客都能無拘無束地享受自在的時光。不論你是獨自旅行、與伴侶同行,或是與家人朋友共享,我們都期待為你提供一個平和與關懷的避風港。陳怡欣、陳品媛、楊憶佳、賴喬歆 2025/01/07
-
227海洋文化民宿海洋民宿是指位於海洋或海岸邊的特色住宿設施,它們以海洋為主題或以海景為賣點,為遊客提供一個與海洋親密接觸的休閒空間。 這些地方可以是度假村、海濱酒店、海邊別墅、水上木屋或特色民宿等形式。 海洋名宿的設計和佈置通常會融入當地的海洋文化和環境,讓住客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海濱的美景和活動黃家威,游程皓,李喬恩 2025/01/07
-
132格外品的再利用冰室將被市場淘汰的格外品再利用已達到不浪費食物的效果。趙品至 巫怡蓁 張芷溱 2025/01/07
-
14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警世性文物:日治時期台灣步兵第一聯隊軍杯二戰相關史蹟與文物長期被忽略,我們的社會似乎缺乏勇氣去面對暗黑的歷史,負面文化遺產值得保護,是為了保留背後的歷史,人類透過歷史而學習,文化沒有正負之分,負面字眼最主要是這段文化歷史曾經是悲慟的記憶,所保留下來的是具有警世作用的空間與文物,見證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帝國軍國主義殖民亞洲的歷史。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6
-
1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土黏香布袋戲偶頭戲偶俗稱尫仔,由偶頭、偶身、手、腳、服飾、裝飾等組成,偶頭多以木刻、紙糊等材質製做出形貌,外觀再上漆或彩繪。台灣早期戲班使用的偶頭大多從泉州進口。土黏香布袋戲偶為台灣特有工藝,開始出現於1920年代,當時應用製線香材料(木屑粉與楠樹皮粉)壓模製成各類仿木雕偶頭或童玩,但初期材質脆不易運輸,銷量相對少。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6
-
15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皮製方形小學書包台灣學生開始有使用書包的經驗,是日治時期隨著近代學校的設立而逐漸形成。書包與學生制服一樣,是學生身份識別的工具,書包裡可以放置符合殖民者教育理念的教科書,同時也能放入學生個人的物品,可能是日記,也可能是不被殖民者認同的漢文化刊物,所以在那有限的空間裡,交織著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範疇,既是傳遞新知識的工具,也是思想交流的橋樑。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5
-
1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第一回國勢調查紀念章此物件為日治時期「第一回國勢調查紀念章」,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一銀白色圓形徽章。徽章正面鑄有日本神武天皇全身像,以及「大日本帝國/第一回國勢調查員徽章」字樣,背面為日本帝國當時的統治範圍(日本本土、南庫頁島、千島群島、韓國、台灣)且寫有「大正九年十月一日」的字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4
-
1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圓形木斗組木斗俗稱米斗,為量米交易衡量器具,清代主要為方形,至日治時期多為圓筒形且為官製官營,販賣者需持有台灣總督府核發之販賣量器許可證;米斗製作材料有木製、竹製、籐編等,其邊角處有時會額外鑲嵌銅皮進行加固,以防止磨損。米斗除了作為米穀交易衡量器具外,在某些地區也有財富地位的象徵。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4
-
15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TR磚本件TR磚,為日治時期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正面陰刻TR標誌及菱形網狀紋,稜形網紋為有利於與水泥結實密合之設計。背面中央微凹,並帶有兩個圓凸點。TR紅磚之TR二字是「臺灣煉瓦(Taiwan Renga)株式會社」的英文縮寫,煉瓦是日文的漢字,中文翻譯為「紅磚」。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3
-
1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茄苳入石柳之几桌牙子牙子是傳統家具的立木與橫木的交角處採用的類似建築中插角的木構件,具有極其豐富多彩的裝飾功能。茄苳入石榴亦稱「異木鑲嵌」,係指在深色茄苳木底板上,嵌以淺色石柳木雕成之裝飾,形成視覺強烈對比,來凸顯紋飾主題。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3
-
17599日治時期-台中富商的一天在日治時期的臺中,一位富商的每一天充滿了商業與金融活動。從清晨巡視家族事業,到與銀行和信用合作社處理資金事宜,再到與商業夥伴討論投資與合作機會。這些日常的決策與行動,都是他成功發家致富的關鍵。樓宇韶、林芷誼、靳鈞焱、詹峻宇、陳瑾泰 2025/01/01
-
17北港高中傑出校友陳哲正典藏之台灣唯一清代石敢當橋碑乾隆24年(1759),泉州安溪人陳順直渡海來台,於笨港南郊菜園農耕,並建立南壇講道。乾隆56年(1791)改名「水月庵」。寺內保存一方石敢當橋石碑,是台灣已發現唯一鐫刻「石敢當橋」四個字的石敢當,彌足珍貴,石材是花崗岩,由於年代久遠石面風化脫落,使鐫刻文字模糊但不難看出。這塊石敢當有三百餘年歷史,除作為防範水患之用途,亦可見證清初笨港繁華船車輻輳。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