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55
  • 2378
    大隱隱於市的基隆河
    大隱隱於市的基隆河
    從台北市郊進城,路上難免會經過橋樑,每條底下都有一條河正靜靜地流淌著,多數的人從來沒注意過它們的名字,它們從哪裡來,又流到哪裡去。 千百年來河道多次迂迴轉折,一如流域中各族群住民的生命歷程也同樣百轉千迴,探尋河流的身世,也等於是認識自己的身世。
    俞智敏 2022/09/07
  • 934
    都市後花園
    都市後花園
    走在現代街道上是否覺得放眼望去,只有鋼筋水泥的建築? 是不是覺得仰望天空,視野被極高的大樓佔去大半? 人流快速匆忙,是否覺得身處都市中,自己的步調被迫加快? 位於北區的臺中中山公園,正是鋼鐵叢林中的一點綠,繁忙都市居民的後花園。 邀您隨著一張張照片的腳步,來到民國70年代的中山公園,一起湖畔散步、一起賞玩鮮花、一起享受放鬆的時光。
    逢甲大學博物館入門課程小組:史祐甄、黃珮綺、李欣宜、丁柔均、劉佩玟 2024/01/09
  • 539
    帶著孩子遊台江
    帶著孩子遊台江
    台江內海在17世紀時為台灣西南部的一座潟湖,坐落在現今安南區西側,百年來滄海桑田,由於河流改道、氣候變化等等多項因素之下,內海不再,取而代之是大片的泥灘地。這樣的泥灘地,除了闢成養殖魚塭,因為日照充足、乾濕季明顯,鹽業也成為發展重點,後來經濟轉型,鹽業不再,魚塭也逐漸廢棄,少了人為的環境反倒吸引許多候鳥嬌客,第一座以濕地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在2009年誕生,但成立的背後,有著許多的風起雲湧...
    廖得凱 2024/02/14
  • 672
    台北圓山(木柵)動物園歷史
    台北圓山(木柵)動物園歷史
    圓山動物園設立於日治時期大正三年。戰後初期,圓山動物園剛從戰火中走出,動物種類及數量減少。1940年代後期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1950年代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面積約5.8公頃。民國75年,遷建至木柵地區,此即國人現在所熟知的「木柵動物園」。
    蔡易辰 陳韋澤 鄭富睿 2024/08/20
  • 908
    陪伴醉月湖的鳥類
    陪伴醉月湖的鳥類
    臺大醉月湖鳥類觀察報告
    朱睿安 2024/05/30
  • 1217
    走訪馬公、鎖港魚市場
    走訪馬公、鎖港魚市場
    靠海吃海的澎湖魚市一年四季都熱鬧,而冬季漁獲又以土魠魚聞名,囤積一整年的油脂在這個季節最飽滿,扎實的口感、簡單調味後的美味都是老饕最愛,土魠學名康氏馬加鰆,第二背鰭下方側線突然向下彎曲是主要辨別特徵,凌晨四點船隻卸魚後,各路人馬聚集在魚市場進行標價,其中寫下最高標價的人可以得標,但在場每個人都是箇中老手,寧願細水長流也不願意一招生死,暗潮洶湧中彼此鬥智較勁,人人都想用最漂亮的價錢買到最漂亮的魚。
    廖得凱 2024/01/30
  • 488
    淡水動物大觀園
    淡水動物大觀園
    透過淡水各地方的動物形象, 建構出別於一般的文化觀光路徑。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2024/12/02
  • 1240
    尋找消失的烏倉寮
    尋找消失的烏倉寮
    雲林縣四湖鄉曾是全台捕烏魚基地,為了能快速捕撈烏魚群,漁民會在防風林搭設「烏倉寮」,讓船員可以待在烏魚寮待命,也是四湖特有漁業文化,但隨著時代變遷,這項特有文化已經消失,為了找尋這段歷史,社區夥伴們嘗試重建,這烏倉寮也讓老一輩的長者細細回味。
    林煥文 2022/11/13
  • 784
    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
    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
    2023年11月,我們來到彰化縣溪州鄉,走進詩人吳晟打造的「純園」空間,參與為期兩天的小森林音樂節,並將溪州的在地文化與記憶帶到現場進行展示,結合文字、影像、聲音與當地物產,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溪州的歷史和自然風貌,細膩地去感受與這片土地的連結。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
  • 472
    我的淡蘭古道旅行建議
    我的淡蘭古道旅行建議
    古道故事多。出於這樣的期待,在淡蘭古道正式成為國家級綠道後,我和幾個山友興致勃勃立下了淡蘭北中路山徑全部囊括的雄心壯志。雖然疫情突襲讓兩年來完成的路線有限,幸而淡蘭古道經得起這樣的復返和咀嚼。只是,有些山徑早因無人行走而消逝,有些則在徹底失去蹤跡前重獲修整,靜候人們再度涉足,在古道山徑留下故事新痕……。
    鄒欣寧 2022/09/08
  • 1807
    在餐桌上與湯姆生相遇
    在餐桌上與湯姆生相遇
    湯姆生在旅行紀錄中提到許多淺山風味,透過這些紀錄,我們得一窺150年前先祖們生活的現場。如今地方社群探尋食材重新創作,讓當年湯姆生在舌尖上體驗的淺山驚喜,再次感動一起生活在這座島嶼的我們。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01/07
  • 3110
    台灣卑南族的歷史
    台灣卑南族的歷史
    主要介紹卑南族的起源。
    改耀不是龍 2023/01/15
總筆數:155 每頁筆數:12 頁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