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8421980年代的臺北青春場景2022年,我跟四位好友(馬世芳、陳光達、許允斌、姚瑞中)在1998年集體創作的《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推出新版作品,許多年輕的讀者好奇,為何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可以做出流傳至今、不斷再版的暢銷書。 我們想了又想,最大的助力是啟蒙我們成長的1980年代的臺北,那個時代的音樂、電影、廣告、出版和雜誌,以及城市裡的新奇店舖,啟發我們太多。透過珍藏的店家名片,帶大家進行一趟穿越時空的城市觀察之旅。黃威融 2022/09/05
-
551繁華與經濟落難由於萬華地區聚集許多的街友與性工作者,在眾人眼中常會被貼上標籤,使得人們無形中對萬華產留下刻板印象;因此我們想藉由這次專題探究的機會,從經濟弱勢者流入萬華之現象-探討萬華就業機會。期待這個研究能讓人們重新定義萬華的樣貌;並真正幫助經濟落難者的處境。數位實中B班7組 成員:吳倚恩、翁嘉沅、楊詠甯 2023/06/27
-
2541初來柵到/唱出我們的故事昔日,海洋如同是歐洲人群認識另一國度的路徑。曾經,他們沿海進入臺灣山林,與高雄沿山木柵(Bak-sa)部落的西拉雅族人在山間互道平安,捎來西方基督福音樂章、捕捉了西拉雅族人生活群像,留下福爾摩沙島的時光切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12/04
-
373嘉南大圳百年水水!嘉南大圳文化景觀經歷了光陰的洗禮,由大自然、動植物、農作物等,以及世世代代於此工作與生活的人們互動共存而生。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2024/09/25
-
171海外探險: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福爾摩沙在清法戰爭期間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年輕軍官薩勒跟著遠征艦隊來到了福爾摩沙,他用相機將他的所見所聞用鏡頭捕捉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他的鏡頭一且來看看1884年到1885年基隆的樣子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24/10/28
-
3767柳川的歷史與時間的交織柳川過去與現在所記載的歷史,以及這段時期以來所呈現的各種風貌。林詩韻 2023/12/24
-
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手提式皮革行李箱箱為封閉性儲存用具以及旅行裝具,材質有木製、皮革、紙皮、籐製等。隨著交通事業愈來愈發達,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接觸,也愈來愈頻繁。觀光、探親、公務、商務,國內外旅行等愈來愈普遍,而外出時,裝運行李的旅行箱,也就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有各種款式,以不同的顏色、規格和質料製成。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7
-
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台鐵空襲服務證臂章本物件為早期台鐵空襲服務證臂章,布料製作,底色為白色,字體為藍色,以「藏針縫」將長條白布,縫製成帶狀,並於寬邊接縫處,以藏針縫接合。保存狀況穩定,中文名稱「臺」字為簡體字。部分區塊有褐斑與髒汙,字跡以印刷方式處理,文字分為三排,上方為臺灣鐵路管理局,中間為空襲服務證,下方為防護團製,浮水印為「台灣鐵路管理局防護團關防」鈐印。背面有單位字號:鐵防字2483號。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9
-
645萬華人的飲食習慣由於台北萬華地區人口密集,許多中低收入家庭聚集,加上上班族眾多,營養不良成為一個迫切議題。營養不良問題除了經濟因素外,社會和文化也扮演重要角色。教育不足和快餐文化使高糖、高油食品普遍,加劇問題。需深入研究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以了解問題的成因。未來的研究可提供洞察,找到解決方案,改善當地居民營養狀況。期待這些研究能為解決問題提供具體方向和行動方案。數位實驗高中A班2組 成員:周宥宇、盧哲安、許富鈞 2023/06/20
-
790林獻堂生活日記這是一場時空交錯的旅行,讓我們透過林獻堂的眼睛,一窺臺中成長的軌跡。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徐一中、梁迎芳、鍾沛妤、莊健瑜、裴榮美 指導老師:吳幸玲 2024/01/13
-
17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時局防空必攜》手冊本物件是台灣總督府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的《時局防空必攜》書籍,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因應盟軍空襲台灣,總督府及台灣國防義會防空部所特別編製的防空教育手冊。本件文物封面方形邊框內橫書「時局防空必攜」、「昭和十八年」、「台灣總督府」、「臺灣國防義會防空部發行」等字,外觀保存良好。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166大灣有目的性探索指定店家的介紹以及大灣特色名產林可唯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