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629
  • 552
    《 澱粉萬歲:世界節慶中的米與麵 》
    《 澱粉萬歲:世界節慶中的米與麵 》
    在世界各地,澱粉從來不只是填飽肚子的熱量來源!
    米麵研究社 Rice & Noodles Club 2025/11/28
  • 6
    詩心漫步:漢詩中的臺中風華
    詩心漫步:漢詩中的臺中風華
    藉由研讀與臺中相關的古典漢詩,帶領讀者在家中也能探索詩中描寫的在地歷史場景與自然風光,深入理解臺中百年來的文化及足跡
    徐翊倫 2025/11/27
  • 2040
    大圳伊始
    大圳伊始
    嘉南大圳,這項改變雲、嘉、南農業環境的重大工程,已在臺灣的土地上存在百餘年。時至今日,嘉南大圳如何延續,形成如今的樣貌,無非是歷代水利組織、工程與管理人員,以及地方農民互動之下,所產生的成果。這其中跨越空間、時間與群體的精彩, 是這次展覽將要講述的故事。我們以「伊始」為題,討論嘉南大圳工事的前置作業與開展,同時也紀 錄下臺史博「水文化」跨領域團隊,工程與人文對話的開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11/26
  • 1144
    大圳源流
    大圳源流
    2020年末,臺史博團隊於農水署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中,發現了署名「技師 八田與一」的《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這對於長期關心嘉南大圳議題的博物館水文化團隊來說,無疑是相當振奮的事情。 因此,本期「大圳學學」,我們以「大圳源流」為題,分享團隊從歷史、工程、灌溉管理三面向,跨域解讀《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的過程與收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11/26
  • 69
    打造微型藝術老街:新莊傳統唸謠採擷轉譯計畫
    打造微型藝術老街:新莊傳統唸謠採擷轉譯計畫
    本展以新莊耆老蔡尊乾校長的口述記憶與歌謠筆記為核心,透過重新整理其手稿、訪談與歌謠文本,重現新莊逐漸消失的口傳文化。團隊在田野調查中,亦走訪慈祐宮、武聖廟、廣福宮等廟街周邊廟宇,尋找與歌謠相關的歷史線索,對照地方祭典、產業與生活記憶,使歌謠的文化脈絡更加完整。展覽以「聽得見的新莊」為主題,呈現蔡校長珍貴文稿與重新編曲後的歌謠作品,讓觀眾在聲音與文本中看見新莊的歷史層次。
    胡朝欽 2025/11/25
  • 16
    北漂足跡-都會原住民勞動移動生命史
    北漂足跡-都會原住民勞動移動生命史
    我們期待能夠記錄都市原住民族的北漂足跡,開展「勞動遷移生命史」之田野調查訪談,進入基隆七堵百福社區、基隆七堵長安社區訪談地方耆老,側寫耆老北漂生命故事,紀錄家庭、個人與勞動之間的關係與微觀遷移史,並整合過去訪談內容進行公開展出,使原住民族的遷移過程與勞動歷程能夠得以傳承與紀錄。
    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 2025/11/24
  • 37
    新竹-兵營。三廠
    新竹-兵營。三廠
    清領時期竹塹城外第一個聚落是客雅大庄(現為新竹市北區中雅里、西雅里、客雅里、育英里),曾匯集地靈人傑,有著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經歷日據時代、台灣光復、國民政府遷台,國軍部隊接收日遺軍事設施及房舍,為安置軍人及軍眷管理,成立前空軍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村(俗稱兵營與三廠),大陸各省軍民在此落地生根,歷經多年後,老眷村面臨都市更新、人口遷移及行政區劃分等因素而迅速消失,本展紀錄眷一代遷徙故事。
    鄔滬生/鄔心怡 2025/11/24
  • 21
    讀漢詩遊台中
    讀漢詩遊台中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作者在牛罵社這個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番社如蟻垤,茅檐壓路低」形象地表現了番社的簡陋矮小。「嵐風侵短牖,海霧襲重綈」則細膩地描繪了風霧的侵襲,給人一種清冷潮溼的感覺。「避雨從留屐,支牀更著梯」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特殊和生活的不便。最後「前溪新漲阻,徙倚欲雞棲」寫出了因溪水上漲而受阻的無奈和彷徨。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獨特,讓讀者對作者所處的環境有了較爲深刻的感受。
    黃煜凱 2025/11/23
  • 248
    青銀共策:陸光眷村影像自主展覽計畫
    青銀共策:陸光眷村影像自主展覽計畫
    陸光一村第三代返鄉青年,與家族成員一起,以祖父留下的國宅為範本,與社區長輩、明志科技大學學生,一起活化社區一樓的閱覽室,打造屬於我們的陸光眷村文化館(微型博物館)
    陸光一村506號胡爺爺的孫子們(青潮人文工作室)  2025/11/22
  • 410
    113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113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培訓導覽技巧課程、培訓泰山文史生態知識課程兩門課程進行間將全程錄影,並彙整相關的教案資料,以此建立導覽解說的影像紀錄,亦可做成數位教材。並將頂泰山巖、明志書院、楓樹河濱公園、下泰山巖等成果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2.0,以作為社區營造之基礎資料。
    新北市泰山區公所、明志科技大學 2025/11/21
  • 30
    114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114年度新北市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漫遊泰山文化風華之旅
    本年度導覽志工培訓以「從認識泰山到走入泰山」為主軸,帶領學員走訪明志書院、下泰山巖、楓樹河濱公園、頂泰山巖及應化大排生態園區等代表性景點,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際導覽語彙。透過做中學的方式,學員不僅深化對在地文化與生態的理解,也強化互動導覽的信心。本團隊並拍攝多部短影音,涵蓋宗教文化、歷史據點與自然生態,以輕鬆明快的方式呈現泰山的地方特色。
    新北市泰山區公所、明志科技大學 2025/11/21
  • 22
    府中城門過五關
    府中城門過五關
    「府中城門過五關」不僅是一場活動,期望透過民眾參與,在歷史脈絡中找到彼此的定位,並結合文化記憶再現與教育鏈結,將板橋這座文化城的內涵提升,並打造一個融合過去與未來的多元共融社區。 1. 解謎關卡設計:以府中城門(東、西、南、北門)為各關卡,以及其中一關將設置於文昌街附近的主會場,共計5關。題目設計將以各城門附近的古蹟和其歷史為題庫,
    莊涵雅 2025/11/20
總筆數:1629 每頁筆數:12 頁次: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