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72那天,我們走進了大稻埕「走進大稻埕,置身於現代時光裡,卻被舊時代的產物與氛圍包圍,像是搭上了時光機,穿梭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陳映怡 曾靖芸 藍沛璇 葉品妤 2025/06/02
-
114走進稻埕時光在大稻埕,每一條街巷、每一扇老窗,似乎都藏著一段靜靜流淌的故事。 本展覽以影像、文字與交織出屬於大稻埕的日常與記憶,邀請你一同走進這片時光交疊的土地。 也許是青草味的午後,也許是一碗冰果室裡的鳳梨冰,或是一場無意間的回眸—— 我們在這裡懷念,也在這裡重新遇見過去的自己。吳宜靜、黃敏熏、吳彥澤 2025/06/02
-
115走讀台北大稻埕透過一場簡單的遊歷,描述心目中的大稻埕,彩繪出與眾不同的樣貌。A112253003 湯凱莉 A112253011 李昱糖 A112253023 謝昀蓁 2025/06/02
-
110不動的街,動的時代在台北,有一塊地方的時間從不只是現在式。 大稻埕,是老屋的紅磚牆,是街口咖啡香,是早市裡的招呼聲,也是午後無聲飄下的觀光客快門聲。 新與舊,在這裡並不是單純的替代關係,而是一種共存的張力。 凝視大稻埕街頭那些不經意卻深刻的畫面。 現代招牌壓著百年立面,改裝過的老宅映出倒影──這些畫面不是「變」與「不變」的選擇題,而是大稻城林葦欣 2025/06/02
-
1412025迪化街新發現走進2025年的迪化街,熟悉的紅磚街屋與騎樓仍在,但巷弄間藏著更多驚喜。從老藥行改造的極簡咖啡館,到結合傳統香料與現代調香技術的手作香氛品牌,每一步都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想像。今年,我們挖掘出幾家特色小店,邀你重新認識這條活著的老街。黃亭語 沈蒨 2025/06/02
-
152吃在稻埕找尋大稻埕美食,不只是台北的歷史街區,更是百年來庶民美味的匯聚地。從古早味辦桌、飄香巷弄的小吃,到融合創意的現代餐飲,每一口滋味,都是時光的記憶與人情的延續。 本次展覽以「美食」為主軸,邀您踏上一場味蕾的時光之旅。透過實物展示、帶您深入了解大稻埕獨特的飲食文化與世代傳承。無論您是在地人、老台北,還是第一次認識大稻埕,都能在這裡尋回記憶中的味道,品嚐屬於這座城市的溫度。張宏碩、葉亦姍、林珈宇、陳柏諭 2025/06/02
-
7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空飄大陸文宣卡本件文物為空飄文宣卡片,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正面印有「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光復大陸時的基本要求:對共軍官兵:不論是正規部隊或民兵兵團,不論是集體來歸或個別反正,只要反共,都由政府賦予其正式番號,參加反共奮鬪任務。」等字,本件的背面為海軍艦艇圖。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02
-
343古都內的清幽之地 - 321巷藝術聚落台南市被譽為文化古都,其古蹟數量不勝枚舉。然而在古蹟修繕方面,似乎會因為每個古蹟所帶來歷史價值差異而影響經費的分配。以孔廟與321巷藝術聚落為例,前者受到政府的重視,分配到了足夠的資金。然而後者卻是依靠進駐其中的藝術團體自行負擔修繕費用,政府僅提供讓藝術家策展的空間。本期展覽將會帶您探索321巷藝術落的發展史。孫水盛、林沛寰、靳承燁、蔡杰叡 2025/06/01
-
204探索苗栗廟會、遶境與客家信仰儀式的文化展覽一.廟會:信仰的集體盛典 白沙屯媽祖進香:拱天宮媽祖徒步往北港朝天宮,全程約400公里,歷史逾170年,是全臺陣仗最大、歷史最久且路線由媽祖指引的不固定路線進香儀式。該活動於2008年列為苗栗縣民俗類文化資產,2010年升格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 重現進香隊伍的動態風貌與人文精神。 讓參觀者理解「万人護駕、同心祈福」的社會凝聚力。 結合多媒體與體驗裝置,打造既具教育性又富參與感的宗教文化展。周海暉 2025/06/01
-
148技藝薪傳展覽旨在全面呈現苗栗地區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特別聚焦於客家採茶戲、茶文化等傳統技藝,展現其歷史脈絡、藝術價值與當代生命力。謝宜軒 2025/06/01
-
101大稻埕之舊時代的產物融入新時代的社會現在大稻埕如一座活生生的時光博物館。過往歷史的榮光、紅磚老屋、拱型騎樓與復古街燈,都記錄著百年前的繁華與榮景。這裡曾是清末台灣貿易的重要據點,茶葉、布匹、中藥材等在此匯集,孕育出無數傳統產業。然而,隨著時代更迭,大稻埕並未被歷史塵封,而是以一種巧妙的方式,讓舊時代的產物在新時代社會中重獲新生。蕭岳陽/汪廷霖/江其哲 2025/06/01
-
215隨轎前行:白沙屯媽祖的信仰地景與身體記憶白沙屯媽祖早年並未建有廟宇,而是由輪值爐主奉祀家中。清同治二年(1863年)初建土茅屋為廟,經常年風雨加上日治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廟宇損傷甚大。民國63年,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開始興建直到民國78年竣工,達成現有白沙屯拱天宮之規模。雖然拱天宮落成時間不若其他百年以上之廟宇歷史悠久。但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歷史,卻早在建廟之前就已經存在。周海暉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