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891
黑潮上的討海之路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在各時期接受不同族群的海洋觀,在交會中彼此交融,激發多元與海對話的實踐方式,建構出臺灣豐富海洋文化與知識。 此次我們以到東北海域為中心,從中探討為養家糊口而奮鬥漁民,與海拼搏的智慧。過程中我們與基隆八斗子漁村文物館、龜山島漁村文化館及南方澳珊瑚法界博物館合作選定具地方特色的三組漁具,進行地方海洋文化的探索外,我們也到一些地方進行漁村經驗交流。張育君 2024/10/22 -
585
仁安走讀關西水母娘廟,又稱水母亭,是台灣少見的專門祭祀水母娘娘的廟宇,相較於王母娘娘,水母娘娘較鮮為人知。位於關西鎮仁安里拱子溝,以一橫貫仁安社區的地下水脈所出之水井而知名。仁安里因具有豐沛地下水,故舊地名有「水倉」之稱;又因在地地質屬岩層和黏土層、礫石層,雨水經過層層滲透過濾而成,口感特殊。 在2008年新竹縣文化局出版的《緩慢旅行在地樂活》隨手書中,曾有記載水母娘娘的傳說故事,甚至寫說「甜到連螞蟻都爬陳珊宇 2024/10/21 -
634
舊家具修復技藝特工班邀請台灣工藝之家的 曾定榆工藝師,開設家具修復課程, 不同於過往大部分課程僅以「修復」為開課重點項目,本次開課內容將 更著重於透過工藝大師傳授藝術創作概念,加強傳統工藝工法,讓社 區學員能透過此計畫更加了解傳統工藝與平日生活用具緊密的關聯性, 進而更加愛惜舊有的用具,並同時為舊家具注入新創意。吳語喬 2024/10/17 -
615
你我做得到-守護領角鴞2017年,因為協助一位台大生態與生物演化研究所學生的領角鴞繁殖調查,開啟了製作貓頭鷹人工巢箱,並在芎林鄉自然谷及鄉內的國小等場域,掛設人工巢箱的生態調查。執行調查工作後才知道,台灣所有的貓頭鷹,包含領角鴞均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其在生態食物鏈佔據非常高的位階,可維持穩定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但,我們也發現,如此重要的領角鴞卻面臨了許多生態困境。吳杰峯 2024/10/17 -
2484
現撈仔佇遮!蘇澳魚市奪胎換骨產地直送的市場聲命力留白計畫 feat. 獅生活 2024/10/16 -
380
「堅韌」台日震災復興互助友好紀念碑1995年日本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此後開啟了台灣、日本兩地的災後重建交流。2005年隨著紙教堂移築台灣再生,不只深化神戶和埔里兩地的情誼,後續面對接連的震災,台灣與日本災區更建立各式的互助連結。為紀念這段在患難中的珍貴互助情誼,由出身埔里活躍國際的石雕創作張家銘,以「堅韌」為主題,創作台、日震後復興互助友好紀念雕塑,讓這段共同走過災難的堅毅情誼能流傳後世。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2024/10/12 -
313
韻彩玲瓏心——水墨作品介紹蔡雙梅、姚淑芳、彭玉琴與黃崑林是水墨畫領域的知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常呈現出對中國傳統水墨技法的深厚理解與現代風格的融合。在這個介紹展覽中,將分別介紹他們各一件我特別喜歡的水墨作品,誠邀大家一同進入墨韻與筆法的世界。黃暄雅 2024/10/11 -
143
520農民運動探討發生於1988年5月20日的農民大規模社會群眾運動陳冠愷,洪宇澤 2024/10/11 -
635
「日」「基」月累自台灣遭受日本殖民之後,台日之間的船隻航線的價值便大幅提升,尤其在南進政策與戰爭之下,基隆港的地位又再次提升,在這期間日本政府對基隆港的擴建以及現代化建設,不僅讓基隆港適應了更大規模的海運需求,更在二戰背景下搖身成為了運送軍事物資的重要基地。儘管在日治之前的基隆港 就具備一定的重要性,但在殖民時代下的基本建設下,使得基隆港在未來得以迎接其全盛時期。徐睿辰 2024/10/11 -
137
520農民運動發生於1988年5月20日的農民大規模社會群會運動,是臺灣解嚴後首次爆發激烈警民衝突的社會運動。黃于馨 2024/10/11 -
531
戰地饗宴——馬祖的傳統美食探訪馬祖美食王宜婷 2024/10/11 -
1421
慢城漫漫鳳林鎮是花蓮縣中區的重要城鎮,人口以客家人為大宗,約佔總人口之六成。在成為「慢城」之前,鳳林是何種樣貌?過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食衣住行又是什麼樣的形式? 本展覽爬梳鳳林發展的歷史脈絡,不以時代劃展區子題,而是透過「離去與歸來」、「工作與生活」、「我們與鳳林」分別呈現這裡的交通設施、產業型態、生活模式、政治影響等內容。讓我們一起漫遊、漫談這個獨具魅力的慢城。許擎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