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722
  • 2011
    雜貨店的發展
    雜貨店的發展
    台灣雜貨店的發展
    陳柏丞 2023/01/10
  • 894
    臺東火車站
    臺東火車站
    臺東火車站的歷史
    范記翊 2023/01/09
  • 2433
    台灣人的飲食變遷
    台灣人的飲食變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飲食的變遷往往與歷史及文化有重大的關聯,一起探討光復後台灣主食的變化之路吧!
    葉家睿 2023/01/09
  • 657
    台灣商店的發展
    台灣商店的發展
    探索台灣商店的發展和歷史
    陳禹安 2023/01/03
  • 1279
    台灣傳統糕點
    台灣傳統糕點
    台灣傳統糕點起源與介紹
    陳柏諺 2023/01/03
  • 1523
    台灣天花病毒傳播發展
    台灣天花病毒傳播發展
    介紹天花
    YueYue 2023/01/03
  • 1489
    32
    32
    569
    劉恩宇 2023/01/03
  • 4222
    馬雅各的福音腳蹤
    馬雅各的福音腳蹤
    1871年湯姆生經由馬雅各醫師的引薦,走進台南、高雄淺山。其中,在高雄內門木柵地區,為馬雅各醫師建立的基督教教區,留下大批西拉雅族人影像,成為後人追尋過往家族故事的線索。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3243
    走進文化路徑樟腦產業地景
    走進文化路徑樟腦產業地景
    1871年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馬雅各醫師的帶領下,一路從拔馬(今左鎮)、木柵(今內門)進入甲仙埔、六龜里一帶,記錄下荖濃溪與楠梓仙溪地景與當地族人樣貌,也在途經甲仙白雲仙谷山區時看到樟樹,在六龜里見到粗製樟腦。然而,隨著化學製腦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降低,導致1950年代之後採製樟腦技術逐漸消逝,相關產業記憶也隨著腦丁凋零面臨驟失的危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1551
    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
    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
    聲音,是人類溝通最直接媒介,可以傳遞思念、故事,甚至是對先祖的崇拜。17世紀的臺南與高雄淺山地域為平埔族群生活的空間,但隨著不同族群移入,平埔族群語言與文化慢慢流失,已為當代亟需復振的語言之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3504
    從軍事遺址到榮民住家,員山機堡變身戰爭地景博物館
    從軍事遺址到榮民住家,員山機堡變身戰爭地景博物館
    這幾年,有位在蘭陽平原長大的韓先生,從外地城市遷回他「還是很喜歡」的宜蘭。他兒時在員山鄉金山東路上、與家人蝸居的一座舊機堡,是不可能住回去了,因為那裡已改造為「員山機堡戰爭地景博物館」。然而這片場域再生成具紀念意義的公共空間,卻更能留存他的童年,以及一段台日歷代軍與民命運交錯的歷史。
    馬萱人 2022/12/22
  • 3175
    臺灣山林的百年追求:《臺灣山岳景觀》蘊含的治理與造訪
    臺灣山林的百年追求:《臺灣山岳景觀》蘊含的治理與造訪
    1913年臺灣新高堂書店發行《臺灣山岳景觀》,內容以臺灣山岳觀光為主題,標誌著隨日本政府對於臺灣山區的掌控漸趨穩定後,當時逐漸起步的登山健行風氣。同時,兩位作者作為日治初期的統治調查行動的研究者之一,說明日治時期臺灣的登山活動並非只有休閒娛樂的目的。臺灣登山行動「治理、調查」與「觀光、休閒」兩種不同的性質,與他們之間的交互關係,影響著臺灣山林百年來被觀看、被造訪的方式。
    林雅娟 2022/12/13
總筆數:722 每頁筆數:12 頁次: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