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024
  • 538
    三合一的楊逵
    三合一的楊逵
    獨特的平凡人
    蔡文容 2022/11/04
  • 249
    時空旅行社
    時空旅行社
    日落
    林岢諼 2022/10/26
  • 48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剝花生雖是輕勞動,但現今,即便是輕勞動的工作,現在幾乎全都商品化處理,農民大多直接購買挑選整理好的花生種仁,或是將自己留的花生種仁拿去工廠脫殼。 一起剝花生的景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復興放伴,從輕勞動開始,重建鄰里關係,相互關心,互助共好。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4/11/24
  • 47
    北港高中原藝能大樓探究
    北港高中原藝能大樓探究
    原藝能大樓建築是現今北港高中校園最古老的校舍,興建於民國60年,做為「實用技藝訓練中心」,供未能升學之中小學畢業生及中途失學之青少年,授予實用技藝課程,協助其就業。本棟建築至今已逾五十年,目前名稱為「如心苑」,做為多媒體教室、童軍社、員生社、烹飪教室與鄉土文物館等使用。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3
  • 66
    北港高中與八二三砲戰
    北港高中與八二三砲戰
    民國47年(1958)八二三炮戰爆發,打響了金門學生的「流亡」潮。據金門縣政府統計,當年8月23日晚上6點30分中共展開對金門突襲性的大規模砲擊,短短兩個多小時內,島嶼承受5萬7533發砲彈,致使毀屋千棟,傷亡數百,舉世震駭,為此揭開著名的「八二三砲戰」序幕。當時有941位金門中學學生因炮戰而遷台就學,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安置於36所學校中,其中分發至省立北港高級中學有16位。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4
  • 53
    追憶北港高中附設北港信用合作社實習銀行
    追憶北港高中附設北港信用合作社實習銀行
    北港信用合作社前身為日治時期由北港街仕紳成立之「北港建築信用組合」,台灣光復後易名為北港建築信用合作社,民國52年(1963)再改為北港信用合作社,興建今中正路95號建築做為辦公大樓,其後經數次整併而消失。民國63年(1974)由於北港高中增設商科,民國65年(1976)北港信用合作社協助成立校內實習銀行,指導商科三年級學生配合銀行會計課程實務實習。至民國79年(1990)奉省教育廳令停辦。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57
    細說北港高中校徽鄒魯匾額
    細說北港高中校徽鄒魯匾額
    行政大樓三樓校史室典藏一方北港高中年代最久遠的匾額--校徽鄒魯匾,其源由是學校創校初期未有禮堂建築,每周重要集會均係露天舉行,一遇風季,塵土飛楊,師生咸受其苦,對學生身心平衡發展方面頗有不良影響,故決定興建大禮堂。民國51年北港高中學生大禮堂依仁堂與自然科學館竣工落成,當時的學校家長會會長、北港仕紳陳家湖先生與家長委員致贈「校徽鄒魯」匾額,匾詞為北港仕紳、書法家陳向陽先生所書。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38
    生活。點滴
    生活。點滴
    拍照是捕捉生活每一刻的方法。 照片中記錄不同時空下的喜樂哀愁,這個展覽中會以多張老照片,展示不同時空下人們的生活點滴。
    沈婷萱 邱月華 2025/01/07
  • 57
    北港高中座標紀念碑緣由
    北港高中座標紀念碑緣由
    此紀念碑立於民國72年(1983),由擔任北港高中家長會長二十餘年的地方仕紳陳家湖先生捐建。北港高中座標不僅是一座校園建築,更是一座充滿人文情懷的紀念碑,它見證了陳家湖先生對北港高中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以及他對愛子的深切懷念;同時,也體現了北港高中弘道的教育理念,以及學校和地方人士之間的深厚情誼。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27
    北港高中最古老的建築--文武合一碑
    北港高中最古老的建築--文武合一碑
    「文武合一碑」建造迄今已逾六十年歷史,是北港高中校園目前所見年代最古老的建物,它不僅作為北港高中歷史和精神的象徵,更體現了特定時代的教育理念和社會價值觀。碑文所傳達的「術德兼修」、「文武合一」等思想,在今日仍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鼓勵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6
  • 40
    緬懷北港高中良師左繩武老師
    緬懷北港高中良師左繩武老師
    清代湘軍名將左宗棠後裔左繩武老師於民國五○年代擔任北港高中教師,不僅不僅承襲了家族的忠勇愛國精神,更將其化為對教育的熱忱和對學生的關愛。他在北港高中任教期間,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以身作則,展現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他默默資助貧困學生秘而不宣長達五年之久,直到被校長發現才為人所知,其善心義舉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其高尚品德值得後人永遠緬懷,成為北港高中校史上的一段佳話。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6
  • 7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之清代「天旌節孝」匾額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之清代「天旌節孝」匾額
    國立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保存一面清同治年間皇帝御賜「天旌節孝」匾額,是由笨港前清儒士蔡汝鐸後代捐贈。「天旌節孝」匾是經由皇帝核准表揚節孝事蹟所賜匾額,中央原嵌有皇帝之璽已經剝落遺失。北港清代老八街之一「褒仔新街」名稱由來之一即是同治年間,因蔡姓家族有媳被封為節婦,故名褒仔新街,現名「褒新街」。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7
總筆數:1024 每頁筆數:12 頁次: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