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180里山倡議在草山之食草山即陽明山,是北投泉源里的所在地,而「食」則代表著泉源里的共餐活動,本展覽將會帶領你了解共餐及其文化,並透過小活動來認識、料理蔬菜,讓你更貼近里民的生活!盧彥均 簡嘉淇 劉育汝 2024/06/17
-
1080美食之都-臺南臺南美食的歷史背景與如何傳入當地楊沛蓉、鄭丞妤 2024/06/05
-
1228萬華草藥產業的歷史與發展萬華,作為台灣早期發展的重要地區,擁有豐富的草藥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萬華的草藥產業面臨著多重挑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萬華草藥產業的現況、發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數位實中乙班九組:張為鈞、陳宥勳 2024/06/18
-
922從區域發展探討性產業專區合法化之可能性與利弊一群弱智為了完成功課所寫的奇怪文章王光晟.王允安.龔振宇 2024/06/11
-
10512000年代玩玩具總類每個人的童年玩具都有著不一樣的故事。簡秀庭 2024/06/21
-
946班服記憶每個人都有可能上過學、參加校慶⋯⋯。在校慶 期間幾乎每個同學都穿著學校同款活動服,但我們 班(小學三-四年級)不一樣,穿著我們自己設計的 衣服,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團結,也讓每個同學滿眼 都是我們班。 設計者是我們班當時美術最厲害的同學,當時設計花了大概兩個星期才交稿,一個月後廠商做好寄給我們,當時我們滿心期待的拆包裹,老師就ㄧㄧ點名發放班服下來。洪淑廷 2024/06/27
-
480台灣的汽車工業發展汽車工業在台灣的發展一個報告前出國的奇怪人類 2024/08/29
-
830讓水庫活下去的人在人們日常用水中,水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大多數民眾卻對水庫是什麼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也不曉得它影響人們甚鉅。 透過重新認識臺灣地理天然條件、深入剖析水庫淤積物性質,了解為何「清淤」對水庫的維持庫容量至關重要。職人們採取多元的清淤策略,針對不同區段對症下藥,尋找使水庫「回春」的方法。藉由揭開水庫職人們在面對極端氣候衝擊下,積極面對挑戰,不為人知辛苦的一面,提醒人們應該更珍惜每一滴水資源。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 2024/09/25
-
584找水不停歇的人臺灣省水利局的logo呈現了水利職人的工作使命:根據當時政策需求解決用水議題,過去在生存、生產的需求下專注解決缺水、淹水的問題,當代又進一步加入對生態保育的關懷。 本次嘗試以八個主題呈現百年來水利職人的面貌,從流速測量談起,討論水利人如何掌握水的關鍵語言,以此解決水患引起的生活問題、透過水利設施的興建促進農業生產,並在重視永續發展的當代,將生態保育納入水利規劃中。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分署 2024/09/25
-
703守護嘉南農田用水的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下轄十個分處與七十一個工作站,從組織分工便能窺知嘉南平原灌溉系統的龐大,嘉南大圳如同雕塑家編織鑿刻大地,刻畫出密密麻麻的水路,在有限的水資源下,藉由輪作方式,穩定精密提供灌溉用水。農民依循灌溉制度及當地自然條件,種出各樣作物,造就現今嘉南地區有豐富的物產。 另外複雜的灌溉系統主要由工程師、管理師及掌水工等農田水利職人來維護管理與執行,善用水資源,永續農業發展。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 2024/09/25
-
833守護雲林農田用水的人對於嘉南大圳你了解多少?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有「嘉南大圳之父」之稱的八田與一身上,然而嘉南大圳並非只有八田與一,其灌溉範圍也不限於嘉義、臺南地區。 1924年雲林是嘉南大圳率先通水的地方,為了讓大家對嘉南大圳的不同面貌有著更多認識,本次展示主題側重講述嘉南大圳濁幹線與濁水溪的關係,並透過年代梳理,以及「濁水入關」的順序來解說雲林的水是如何經過無數次的轉彎與分配,最終成為農民的灌溉水源。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 2024/09/25
-
708尋覓水路的孩子「啉水,思源頭」,一個尋找水之路,設計水文化多元課程,樂於向「為水辛苦」的水利職人學習的學校與師生。臺南市立官田國民中學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