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315
  • 103
    從民間燈影到光雕盛宴:台灣燈會的百年變奏
    從民間燈影到光雕盛宴:台灣燈會的百年變奏
    燈會,本來元宵節慶典中重要的民間活動,象徵著光明與團圓,也承載著庶民對來年風調雨順的祈願。隨著時代演進,傳統燈藝從手工製燈、廟會遊行,逐步轉化為結合科技與觀光的視覺盛宴。 自1990年官方舉辦「台灣燈會」以來,更將這項民俗推向國際舞台,融合光雕、動畫、互動藝術等當代元素,展現出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與創新精神。
    邱宥倫 2025/06/16
  • 98
    魅影台灣-妖怪與民俗傳說
    魅影台灣-妖怪與民俗傳說
    穿梭於台灣的歷史長河與鄉野傳說,本展覽帶領觀眾走入台灣民間文化中神祕又迷人的妖怪世界。從原住民族的自然信仰,到閩南、客家、漢人社會的陰陽觀念,再到當代文化中的妖怪創作,這是一場結合神話、信仰與地方記憶的奇幻探索。 透過五大主題單元,本展覽展示台灣各地流傳的妖怪故事與民俗信仰。 展覽融合插畫創作、多媒體投影與互動體驗,讓觀眾不只是「看妖怪」,更能「聽見」、「感受」台灣妖怪背後蘊含的文化。
    周毓珊 2025/06/16
  • 123
    啤常台灣
    啤常台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台灣啤酒不只是喝的飲品,更是陪伴聚會、節慶與回憶的重要角色。從經典的金牌台啤,到創新風味的水果系列,台啤的每一次轉變,都映照出台灣社會的變遷與文化的多元。 本展覽透過五大單元,帶領觀眾從歷史、製程、風味、文化連結到個人記憶,深入探索台灣啤酒背後的故事。你將看見早期的老酒瓶與廣告,聞到啤酒花的氣味,體驗釀造的過程,甚至聽見人們對台啤的回憶與情感。
    鄭丞博 2025/06/16
  • 147
    安定信仰祭儀
    安定信仰祭儀
    台南市安定區信仰
    林楷翔與王孝志 2025/06/16
  • 81
    喧囂的臺南‧無聲的紅線
    喧囂的臺南‧無聲的紅線
    獻給那些在感情中迷惘的人: 青菜蘿蔔各取所好,願世人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
    王禹心 2025/06/16
  • 45
    大武海洋教育
    大武海洋教育
    114/4/2那天是我們七年一班的海洋教育戶外教學。 我們拍了許多照片,拍攝者是七年一班孫金妤臻。 我們去了很多地點,超好玩!還有動手製作魚簍喔!
    七年一班 陳喜恩、唐蜜 2025/06/16
  • 69
    大武彩虹部落
    大武彩虹部落
    大武彩虹村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原為富山部落的居民在八八風災後的遷村地點。2009年,國際知名油漆品牌得利塗料發起「Let’s Color」計劃,選擇大武村作為台灣的彩繪社區之一。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約20至30戶住宅的外牆被繪上放射狀的彩虹圖案,為這個原本單調的村落注入了色彩與活力。
    拉布拉多小組 2025/06/16
  • 4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金紙邊印版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金紙邊印版
    金紙邊印版 本件文物為金紙邊印版,由北港高中校友黃水水先生捐贈;「印版」結合雕刻與印刷技藝,不僅是造型藝術的一大類別,作為印刷術的源頭,亦呈現出傳統文化生活的多重面向。印版技藝廣泛地運用在刊印圖書、民俗、宗教祭祀等層面,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與文化資產。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6
  • 321
    巷弄時光
    巷弄時光
    「巷弄時光:走進憲光二村」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邀請大家步入全臺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憲兵眷村-憲光二村,感受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歷史和生活記憶。
    游昕燕 陳姿妤 林佑家 陳彥丰 林柏瀚 游凱捷 2025/06/15
  • 133
    麥寮:鱷魚餐包與在地味覺記憶
    麥寮:鱷魚餐包與在地味覺記憶
    在全球化浪潮與石化工業的鋪天蓋地下,麥寮的傳統不只存於土地與廟宇,也深藏在一口點心中。鱷魚餐包,這款金黃酥脆、形似元寶的傳統甜點,是麥寮人節慶祭祖的必備供品,也是遊子回家時的味覺時鐘。這個展區從味道出發,探尋飲食如何串起地方記憶與情感連結。
    虎尾高中203地理探究第3組 2025/06/15
  • 423
    《走過後街的晨與暮》
    《走過後街的晨與暮》
    身為銘傳大學的學生,夜晚的中興路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但清晨的龜山後街卻是陌生的風景。這次,我們走訪了早上的中和南路與晚上的中興路,觀察並記錄這兩條相鄰街道在不同時段的樣貌與人情。 這是一場從早市到夜市的街道旅程,我們邀請你一起踏上這趟日夜交替的街道旅程,從「早安中和南路」走到「晚安中興路」,重新認識我們每日經過卻未曾細看的龜山日常。
    鄭伊希、黃莉心、沈妤萲、徐嫙蓨、蔡枚真、徐瑜婕 2025/06/13
  • 3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木飯桶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木飯桶
    本件文物為木飯桶,閩南語叫做「飯斗」,用來盛裝米飯的器具,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由木板一片一片圍攏起來的圓桶狀,原木色,上寬下瘦,腹部和底部以鐵絲圈起,左右各有一凸出之耳朵形木塊作為把手,方便端移,桶身和桶蓋皆為原木色。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3
總筆數:1315 每頁筆數:12 頁次: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