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402
  • 60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豬油甕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豬油甕
    館藏陶陶甕有多件,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陶甕,外形不華麗卻健美,是早期常民生活中必備的器具。其用途多元,除裝酒外,常是醃製蘿蔔、福菜等收存醃漬品的好器具,儲存食物的陶甕必須耐用,其質地厚實不易破損,早年大陸產製的陶甕還可以壓船艙穩定船身,又可出售謀利,因此大量輸入台灣。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6
  • 2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豆腐乳甕、陶缽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豆腐乳甕、陶缽
    館藏陶陶甕有多件,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陶甕,外形不華麗卻健美,是早期常民生活中必備的器具。其用途多元,除裝酒外,常是醃製蘿蔔、福菜等收存醃漬品的好器具,儲存食物的陶甕必須耐用,其質地厚實不易破損,早年大陸產製的陶甕還可以壓船艙穩定船身,又可出售謀利,因此大量輸入台灣。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8/11
  • 8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日戰爭日本軍用手票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日戰爭日本軍用手票
    軍用手票簡稱軍票,是二戰期間日本在佔領地區為徵發軍用物資而強制發行流通的一種代用貨幣,但日軍早在甲午戰爭期間就有使用。軍票的試用便於日軍在作戰地域收集資源,減少了從本土運輸資源帶來的不便。中日戰爭(日方稱支那事變)軍票單位為銀圓,自1937年起,日本政府於中國佔領區發行的軍票共有6種(甲號票、乙號票、丙號票、丁號票、戊號票、戌號票)、23券種面值。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1
  • 9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八卦獅、咬劍獅交趾陶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八卦獅、咬劍獅交趾陶
    本件文物有兩件:八卦獅、咬劍獅交趾陶,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是府城安平常用的化煞辟邪物。劍獅造型,額上通常畫「王」字或「八卦」,口咬七星寶劍,以強化威力;劍獅除了成為安平民宅獨特的風格,也是安平居民驅邪、制煞、鎮宅、祈福的守護神。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28
  • 3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彩瓷與白瓷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彩瓷與白瓷
    館藏文物尚有幾件不屬於青花的磁器,碗盤匙是日常生活器具,也可以是藝術品或紀念品。展櫃中的釉上彩瓷碗、釉下彩瓷碗、白瓷湯匙,可以看出台灣社會文化與歷史演變的痕跡。館藏釉上彩瓷碗為閩南德化窯產品,適與台灣先民移入及信仰與生活文化有密切關係。館藏釉下彩瓷碗是台灣在1950-1960年代的主流碗盤,見證台灣半世紀前的碗盤彩繪、窯燒技藝之高超。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8/14
  • 91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水電鐵牌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水電鐵牌
    本件文物早期水電鐵牌有三件:台灣電力公司鐵牌、台南水廠給水號碼鐵牌、台灣省自來水公司鐵牌,皆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年代為二戰後。台水、台電、台糖、中油並稱四大國營事業,台電成立於民國35年,台水成立於民國63年。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03
  • 208
    極端統治下的台灣女性
    極端統治下的台灣女性
    在日治統治時期,台灣的女性在各項方面有許多限制,包括政府推出的政策讓女性所受的教育改變以及所延伸出來的社會運動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徐嬿婷、陳俞君 2025/03/09
  • 7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電電桿牌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電電桿牌
    本件文物為電線桿牌,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牌子為長方形,外框為白色,底色為深藍色,上方印有台電符號及「養老幹 50 E3343 ED67」白色字樣。電桿牌用於定位電線杆資訊,顯示所在地區的村里或路名、電線桿編號…等。台電電桿牌都是以純度99%%以上的鋁原料製成,因此在使用上也保留了鋁材的特性,硬度不高具有韌性可彎曲,可進後加工,穿洞、切割都便於製作。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7
  • 9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北港登記所土地賣渡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北港登記所土地賣渡證
    本件文物為為日治時期北港地區的土地賣渡證,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賣渡代金為132圓,立契賣渡契字人為黃順。「賣渡」為日治時期的用語,即「賣出」的意思;賣渡證為日治時期的買賣契約用法,係指土地或地上所有物,完全永遠賣斷的契約。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29
  • 26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寄藥包紙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寄藥包紙
    本物件為寄藥包紙,有三件:獨一散寄藥包紙、瑞昇止瀉散包裝紙、瑞昇風熱散包裝紙,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寄藥包從日治時期開始需印製「總督府需可」或「大日本政府認可」;而戰後則為「臺灣省衛生處許可」。1960年代寄藥包印刷為簡單的傳統雙色印刷;1970年代彩色印刷成為主流。寄藥包適時填補二戰後政府推展公共衛生的空窗期,並影響台灣民眾的藥品消費文化與用藥習慣。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0
  • 24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農村生活老照片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農村生活老照片
    本物件為早期農村生活老照片,有數張,北港高中管樂社退休指導老師陳獻琛先生提供,將民國60年代在雲林嘉義鄉間所拍攝的農村生活老照片,捐贈本校鄉土文物館典藏。陳先生經常背著相機,深入鄉間用鏡頭紀錄農村生活作息、居住房舍的點點滴滴,一張張的影像紀錄,濃濃的表達出他對土地的關愛之情。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3/14
  • 327
    成為日本人?──皇民化下的台灣日常
    成為日本人?──皇民化下的台灣日常
    -
    姜翁銘湋、廖宥銓 2025/06/24
總筆數:1402 每頁筆數:12 頁次:9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