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579走進文化路徑樟腦產業地景1871年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馬雅各醫師的帶領下,一路從拔馬(今左鎮)、木柵(今內門)進入甲仙埔、六龜里一帶,記錄下荖濃溪與楠梓仙溪地景與當地族人樣貌,也在途經甲仙白雲仙谷山區時看到樟樹,在六龜里見到粗製樟腦。然而,隨著化學製腦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降低,導致1950年代之後採製樟腦技術逐漸消逝,相關產業記憶也隨著腦丁凋零面臨驟失的危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1140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聲音,是人類溝通最直接媒介,可以傳遞思念、故事,甚至是對先祖的崇拜。17世紀的臺南與高雄淺山地域為平埔族群生活的空間,但隨著不同族群移入,平埔族群語言與文化慢慢流失,已為當代亟需復振的語言之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2403從軍事遺址到榮民住家,員山機堡變身戰爭地景博物館這幾年,有位在蘭陽平原長大的韓先生,從外地城市遷回他「還是很喜歡」的宜蘭。他兒時在員山鄉金山東路上、與家人蝸居的一座舊機堡,是不可能住回去了,因為那裡已改造為「員山機堡戰爭地景博物館」。然而這片場域再生成具紀念意義的公共空間,卻更能留存他的童年,以及一段台日歷代軍與民命運交錯的歷史。馬萱人 2022/12/22
-
2442臺灣山林的百年追求:《臺灣山岳景觀》蘊含的治理與造訪1913年臺灣新高堂書店發行《臺灣山岳景觀》,內容以臺灣山岳觀光為主題,標誌著隨日本政府對於臺灣山區的掌控漸趨穩定後,當時逐漸起步的登山健行風氣。同時,兩位作者作為日治初期的統治調查行動的研究者之一,說明日治時期臺灣的登山活動並非只有休閒娛樂的目的。臺灣登山行動「治理、調查」與「觀光、休閒」兩種不同的性質,與他們之間的交互關係,影響著臺灣山林百年來被觀看、被造訪的方式。林雅娟 2022/12/13
-
1445藍色經濟革命:台灣的草蝦王國養成路1977年,時任臺灣省主席的謝東閔偕同全臺各地的縣市長,驅車前往南方的一座小漁村東港。是什麼吸引了那麼多達官顯要,聚集在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鎮? 他們的目的地是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簡稱東港分所)。在1960年代的最後幾年,裡頭的研究人員一連成功人工培育出草蝦與烏魚,吸引國際記者與研究人員聞聲而來,一時蜚聲國際,更因此被譽為「水產養殖的聖地麥加」。徐祥弼 2022/12/13
-
732建築裡的歷史:從臺灣日治時期建築,看見百年來穿梭的美國人身影從 1949 年到 1979 年,美國基於各種需要,曾經在臺灣設置、部署或建設了許多單位,因此許多臺灣的建築,都或淺或深地有著美國人的身影。即便在斷交之後,為了臺美的實質關係,還是有許多美國人在臺灣活動,而且為了符合美國人的使用需求,必要時也還是會大興土木,恰如內湖的美國在臺協會新館。 這些建築各自以其獨有的視角,為中華民國、為臺灣、為美國見證了當年的歷史。林韋聿 2022/12/13
-
976追溯摩登台南的逝水年華矗立在台南市中正路的林百貨,於2014年修復後重新開幕,一旁的Dou Mansion 也修回它原本美麗的立面。不遠處的河樂廣場,為台南古城區吹起鮮活的生命氣息;但很多人不知道,1930年代五層樓的林百貨是台南第一高樓,所在的末廣町街屋住宅,由當時台南州地方技師的梅澤捨次郎規劃,和東京同潤會公寓都是現代化的建築潮流。 且讓我們回到1930年,看看末廣町連棟街屋如何誕生,林百貨當年到底有多摩登!謝宗哲 2022/12/08
-
1477邂逅橫斷臺灣史的八通關道路,承載著人群移動的記憶、見證了古今的更迭,是人類文明延伸與開拓的痕跡。無論是車道或是步徑,當路開到哪裡,那裡便有了交通、帶來了故事、撐起了產業、醞釀出思念。 因此,順著一條歷史悠久的道路行走,就如同把革履放進先人的腳印之中,每一步,都在閱讀土地所吸收的過往記憶,每一尺,都是對歷史現場最好的見證。雪羊 2022/12/07
-
1109想像南國──臺灣早期日用食器的椰林海景「椰風挑動銀浪,夕陽躲雲偷看, 「看見金色的沙灘上,獨坐一位美麗的姑娘, 眼睛星樣燦爛,眉似新月彎彎, 穿著一件紅色的紗籠,紅得像她嘴上的檳榔。」 ──經典老歌〈南海姑娘〉包子逸 (台灣碗盤博物館的椰林風情盤牆面 攝影者:林煜幃) 2022/12/06
-
2910金馬獎的艱辛誰人知?馬祖外島兵的日常生活從前的役男,最怕抽中「金馬獎」,遠赴戰地前線的離島金門、馬祖服役。 20世紀兩岸冷戰對峙最緊張的時刻,外島的前線生活究竟有多艱難呢?就拿馬祖做例子好了,阿兵哥們要等到下雨天才能去淋雨洗澡,或者另外花錢找民間浴室;不只沒有電話可打,就連寫封信都得要好久才寄得回台灣...... 回到爸媽走過的年代,認識外島兵生活,下次長輩在你面前話起當年勇時,你也有些話題可以跟他們聊聊,不會覺得他們又在臭蓋了。陳泳翰 2022/12/06
-
2565百年風俗 世代傳承一個流傳於臺南市用來慶祝新生兒的傳統習俗,在永康西勢廣興宮祭祀圈一帶,以分送水果餅來慶祝新生兒的誕生,用最純樸無華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他們是被愛被期待的。許語恬、陳啓慧 2022/12/05
-
1633遙遠的紀念「你不只是火車,我不只是乘客。」 時光荏苒,光陰更迭,在單向通行的人生裡,旅客不間斷地經歷著獲得與失去。 雖說年華難以倒流,但搭上一台舊車,走一段鐵路,是否便能與過去重逢,與未來相約?陳浪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