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353殖民地的獨家代理專賣局不僅僅是經濟管理者,他還是殖民政府的操盤手。走進歷史,感受殖民時期這種壟斷經濟如何影響民眾的生活,並思考壟斷經濟對社會的長遠影響賴柏諺 吳科鋐 2024/10/04
-
1259農來米唐%—探索你的米糖體質米、糖與我們臺灣人的生活與記憶「蜜」不可分,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我們特別將農業近代的發展脈絡,以農具、農業力行者的經驗闡述、操演讓你看見、聽見。當我們隻身走入展場,除了能夠窺見「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的典藏圖文資料,亦可透過獨特遊戲體驗開啟了體內米食、糖份的回憶趴體(party) ! 也許腦海浮現的是前幾天吃的米飯,還是會想起最接近今天的「甜味記憶」是什麼東西呢?楊欽榮 2024/11/27
-
167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剝花生雖是輕勞動,但現今,即便是輕勞動的工作,現在幾乎全都商品化處理,農民大多直接購買挑選整理好的花生種仁,或是將自己留的花生種仁拿去工廠脫殼。 一起剝花生的景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復興放伴,從輕勞動開始,重建鄰里關係,相互關心,互助共好。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4/11/24
-
27紅磚上的午後--西螺散步趣認識西螺的歷史文化與發展脈絡蕭云華 林雨潔 楊子萱 蕭芊蓉 鐘季芸 2025/06/19
-
351台灣特色民俗節慶印花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節日的意義越來越被淡忘。為了改變這個現象,我們打算把傳統節慶的圖案融入到現代產品中,創造新的慶祝方式,讓節日文化變得更有吸引力,也讓它在國內外更有影響力。姚怡鑫、劉宥蓁、蕭又綾、謝振御 2025/02/24
-
591龍山寺的今昔變幻艋舺龍山寺為清治時期臺北城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近年來成為外國旅客觀光景點,現今建築列為國定古蹟,我們一起來探討這期豬的奧妙吧!陳亞樂 2023/03/23
-
1247清領時期的台灣建築查找許多資料文獻,發現台灣歷史建築物,並加註其來龍去脈,人去樓空使人唏噓。楊志承,余承翰,李定叡 2024/08/21
-
763嘉義城隍廟在嘉義城隍廟我們能在看到眾人對守護神的照顧與敬愛,除了鼎盛的香火、從不落灰的扶手與大紅燈籠外,交趾陶、木雕、剪粘工藝等對廟宇精心的裝飾,也是這個城市的居民表達愛的方式,感謝廟宇對在地人一年又一年的照顧。廟讓嘉義人安下心,人們也讓廟以色彩斑斕的姿態在這座城裡穩定生長。吳佩珊 2024/02/21
-
913佛光不再普照的地方時代漣漪 回味傢俱街 位於高雄市鳳山區三民路287巷。筆直的一條街,經歷歲月流動,刻下許多歷史痕跡,隨著連鎖家業和家具大賣場的興起,曾經繁華的三民傢俱街逐漸沒落。 現在,我們邀請您,一同踏上探訪之旅,撥開歷史的迷霧,尋找過往的繁榮。黃靖恩,蔡念倢,劉易瑄,蕭翌宸,郭俊頡 2024/02/05
-
519帶著孩子遊台江台江內海在17世紀時為台灣西南部的一座潟湖,坐落在現今安南區西側,百年來滄海桑田,由於河流改道、氣候變化等等多項因素之下,內海不再,取而代之是大片的泥灘地。這樣的泥灘地,除了闢成養殖魚塭,因為日照充足、乾濕季明顯,鹽業也成為發展重點,後來經濟轉型,鹽業不再,魚塭也逐漸廢棄,少了人為的環境反倒吸引許多候鳥嬌客,第一座以濕地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在2009年誕生,但成立的背後,有著許多的風起雲湧...廖得凱 2024/02/14
-
528不只是農具陳放在文物館裡退役的農具,背後竟有著一則則生動的故事......孫揚洲 楊雅惠 楊智竹 楊宜勳 余尚恩 羅意平 章容瑋 2024/03/20
-
242一磚一瓦築古今在龜山,磚瓦不僅是建築的基礎,更是凝聚歲月的工藝結晶與文化象徵,從選土、製模,到入窯燒製,每一道工序都蘊藏著職人的智慧與細膩心力,我們期盼你不只是來「觀看」一場展覽,更能親身「感受」這些磚瓦與土地之間深刻而真實的連結陳鉦堯、翁亮瑋、呂弘睿、陳鈺安、楊宜紘、指導老師:吳雅琪 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