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11北港高中校友黃水水捐贈朝天宮之笨港奉憲定案留存車路碑初探本物件為笨港康熙55年(1716)奉憲定案留存車路碑,日治時期由北港高中校友黃水水先祖發現,黃水水捐予北港朝天宮文物館典藏,材質為花崗岩。碑身為長條柱狀,碑面銘刻「奉憲定案留存車路」等八字以及年款「康熙五十五年八月日公立」。屬於清代台灣的示諭碑,係官府給立嚴禁佔用公有地以維持淨空,用以公告說明該土地路已被列為道路,不能興建房屋或佔用,特地立碑公告讓民眾了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7
-
17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之清代「天旌節孝」匾額國立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保存一面清同治年間皇帝御賜「天旌節孝」匾額,是由笨港前清儒士蔡汝鐸後代捐贈。「天旌節孝」匾是經由皇帝核准表揚節孝事蹟所賜匾額,中央原嵌有皇帝之璽已經剝落遺失。北港清代老八街之一「褒仔新街」名稱由來之一即是同治年間,因蔡姓家族有媳被封為節婦,故名褒仔新街,現名「褒新街」。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7
-
171緬懷北港高中良師左繩武老師清代湘軍名將左宗棠後裔左繩武老師於民國五○年代擔任北港高中教師,不僅不僅承襲了家族的忠勇愛國精神,更將其化為對教育的熱忱和對學生的關愛。他在北港高中任教期間,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以身作則,展現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他默默資助貧困學生秘而不宣長達五年之久,直到被校長發現才為人所知,其善心義舉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其高尚品德值得後人永遠緬懷,成為北港高中校史上的一段佳話。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6
-
105北港高中最古老的建築--文武合一碑「文武合一碑」建造迄今已逾六十年歷史,是北港高中校園目前所見年代最古老的建物,它不僅作為北港高中歷史和精神的象徵,更體現了特定時代的教育理念和社會價值觀。碑文所傳達的「術德兼修」、「文武合一」等思想,在今日仍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鼓勵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6
-
152北港高中座標紀念碑緣由此紀念碑立於民國72年(1983),由擔任北港高中家長會長二十餘年的地方仕紳陳家湖先生捐建。北港高中座標不僅是一座校園建築,更是一座充滿人文情懷的紀念碑,它見證了陳家湖先生對北港高中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以及他對愛子的深切懷念;同時,也體現了北港高中弘道的教育理念,以及學校和地方人士之間的深厚情誼。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127細說北港高中校徽鄒魯匾額行政大樓三樓校史室典藏一方北港高中年代最久遠的匾額--校徽鄒魯匾,其源由是學校創校初期未有禮堂建築,每周重要集會均係露天舉行,一遇風季,塵土飛楊,師生咸受其苦,對學生身心平衡發展方面頗有不良影響,故決定興建大禮堂。民國51年北港高中學生大禮堂依仁堂與自然科學館竣工落成,當時的學校家長會會長、北港仕紳陳家湖先生與家長委員致贈「校徽鄒魯」匾額,匾詞為北港仕紳、書法家陳向陽先生所書。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127追憶北港高中附設北港信用合作社實習銀行北港信用合作社前身為日治時期由北港街仕紳成立之「北港建築信用組合」,台灣光復後易名為北港建築信用合作社,民國52年(1963)再改為北港信用合作社,興建今中正路95號建築做為辦公大樓,其後經數次整併而消失。民國63年(1974)由於北港高中增設商科,民國65年(1976)北港信用合作社協助成立校內實習銀行,指導商科三年級學生配合銀行會計課程實務實習。至民國79年(1990)奉省教育廳令停辦。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5
-
138北港高中與八二三砲戰民國47年(1958)八二三炮戰爆發,打響了金門學生的「流亡」潮。據金門縣政府統計,當年8月23日晚上6點30分中共展開對金門突襲性的大規模砲擊,短短兩個多小時內,島嶼承受5萬7533發砲彈,致使毀屋千棟,傷亡數百,舉世震駭,為此揭開著名的「八二三砲戰」序幕。當時有941位金門中學學生因炮戰而遷台就學,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安置於36所學校中,其中分發至省立北港高級中學有16位。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4
-
93北港高中原藝能大樓探究原藝能大樓建築是現今北港高中校園最古老的校舍,興建於民國60年,做為「實用技藝訓練中心」,供未能升學之中小學畢業生及中途失學之青少年,授予實用技藝課程,協助其就業。本棟建築至今已逾五十年,目前名稱為「如心苑」,做為多媒體教室、童軍社、員生社、烹飪教室與鄉土文物館等使用。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3
-
108北港高中星輝東璧匾額探究民國52年(1963),北港高中第一代圖書館竣工落成,當時的學校家長會會長陳家湖與常務委員贈匾「星輝東璧」慶祝,匾詞為買牛翁所書。匾額目前典藏於校史館。龔顯昇,號「買牛翁」,曾任日治時期北港汾津詩社社長,為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2
-
98北港高中原女生宿舍探究創立於民國45年(1956)的北港高中,校地於日治時期原為北港公園北側之北港神社外苑舊址,現今學校悟石園園區聳立一棟近50年的閒置建物,這是1976—1986年間作為外地女學生之宿舍,1987—2000年女學生遷出後又作為外地單身男性教職員休息室,原女生宿舍見證本校由普通型高中轉型為附設職業類科高中的歷程,並為早年校友之記憶所在,更是北港重要校園歷史傳承所在地,具有歷史意義、再利用之文化資產價值。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4/12/22
-
170聖誕關懷讓聖誕節無法感受到團圓氛圍的人們感受到關懷;為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帶來一些溫暖。王承禾、王元得、蔡柏宇、顏殷、陳主卉、劉芷妤、鄭衣伶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