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00
中國史上第一位女神醫 義妁義妁,女中扁鵲,神農轉世,中國女醫之祖,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首。 她上療君親,下療百姓,對病患一視同仁,以仁而行,以德而立,明天時、懂氣運、通四診,而受到漢武帝王太后的賞識。施囷秀、張媗涵 2025/08/20 -
458
脈脈相連我們想藉由這個展覽向大家介紹南港的包種茶,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聽到包種茶通常會想到文山包種茶,但其實包種茶的原鄉是在南港區。在台灣地區許多人喜歡喝茶,且大多數都比較喜歡喝青茶,在青茶當中,包種茶的製作過程(從種植到變成茶葉)最繁瑣,也最難製作,因此我們想要透過此次的展覽向大家介紹南港的包種茶。在此次的展覽中我們會介紹南港包種茶的歷史以及製茶的工藝,並分享我們在現場喝到南港包種茶的味道及香味。張中安 詹舒涵 賴沁言 2025/06/05 -
130
戲院的燈暗了每一座老戲院,都是一卷未完的膠片。 萬代福戲院從1950年代的光影勝景,到如今帶著歲月的痕跡,不只是建築在老去,更乘載著整座台中城市的記憶。 結合歷史與視覺文化,探索萬代福如何在不同世代被觀看與懷念。 觀眾隨時間膠卷,從黑白影像走入數位時代,在光影之間體會記憶如何保存、改寫與重播,凝視昨日光影,也尋找今日的自己。賴方瀅 2025/10/26 -
94
從機場到綠洲 - 臺中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從飛機轟鳴到綠意蔓延,水湳的土地承載著臺中的歷史記憶。時過境遷,當時的機場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具未來感的臺中水湳經貿生態園區 它將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理念,成為中臺灣創新發展的新據點,繼續發光發熱,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需要我們的改善才能讓這片土地的故事繼續延續下去葉丞祐 2025/10/26 -
142
王爺宮的虔誠信仰據傳在北寮創立至今已有兩百三十年,但在這長達兩三百年來的歷史中文字記載相對有限,廟史是經由老人在廟前、在樹下閒聊時,口傳給庄裡少年,一代代流傳下來,而塹港富美宮也從最初北寮上的小廟歷經數次改建後成為今日南寮四層樓高的王爺廟。走在富美宮廟埕,量測廟前老樹計算其固碳量。接著回到高掛紅色燈籠正殿前天井下,李霞老師親自為我們示範葉拓書卡,鋪開報紙將水彩印於葉脈上,將老樹紋路拓印下來,如同樹下口傳歷史。舊港島-許尹姿 2025/10/02 -
250
1998南寮國小毛毛蟲危機民國96年南寮國小劉麗娟老師將這起校史上發生的毛毛蟲事件編進自然課程,帶領高年級學生認識校園中的老樹,進行深度訪談、閱讀當年的報導,讓學生明白樹木是真實存在也會遭遇到危機,引導學生反思樹木與校園生活的關聯,傳承對於環境生態的知識與關懷。舊港島-許尹姿 2025/10/16 -
158
親手懷抱測量老樹學生們拉開量尺圍繞樹幹一圈後量出樹圍,運用捲尺標記出人與樹高的比例,以三角測量法原理計算出樹高。親手懷抱測量老樹,從原先陌生生疏的動作到逐漸熟悉掌握每個流程,也在過程中尋訪了校園中各個樹木,重新發現樹木對於永續固碳的意義。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153
尋訪記憶中的老樹藉由固碳從舊港島出發~社造計劃,探訪舊港島居民記憶中的老樹,深入了解老樹在社區中的角色,並以文字為老樹留下紀錄,讓舊港島的樹木故事得以延續流傳。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178
固碳從舊港島出發~透過尋訪策展人記憶中的老樹,延伸測量單棵樹的固碳量,將其與 2022 年台灣最新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進行對照結合113年5月最新現有人口數2,341萬計算後,平均每人每年溫排仍達12.2 公噸。希望透過這樣的對照與對話,老樹的固碳價值被看見,也為老樹留下文字記錄,讓老樹的故事繼續流傳。活動連結~參與者將認識周遭在地文化,造訪六聯里共同信仰中心塹港富美宮。 並串聯南華國中與南寮國小,共同朝永續生活邁進。舊港島-許尹姿 2025/09/30 -
295
台灣豪宅的演變.許芯菱,張芷瑀 2025/08/15 -
301
百年風華:霧峰林家的時代縮影林家宮保第園區,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宅,也被譽為「臺灣紫禁城」。這裡不僅是林家家族的居所,更是臺灣近代史的縮影。走進這裡,你將穿越時空,感受林家顯赫的歷史,以及精緻的建築工藝。宋宇恩,黃翔浩,廖宥崴 2025/08/15 -
191
黑暗時光:白色恐怖中的人與命運帶領大家重回白色恐怖時期下的生活,了解當時的情況,並感思現今的社會與過去的差別謝欣翰、呂明澤、張威凱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