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公學校修身書明治31年(1898)台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確立各地小學制度並規範其修業課程。其中,又以「修身」和「國語」等兩科為要。「修身」科成為日本欲形塑台灣人服從、勤勉、團結和忠誠的國民之課程。透過教科書文物可瞭解當時的教學的內涵。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6 -
5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南州農會事務囑託任命狀本件文物是台南州屬佐佐木高景於昭和6年(1931)擔任臺南州農會事務囑託的任命狀,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佐佐木高景曾於昭和11年(1936)至昭和16年(1941)擔任北港街長,其經歷有嘉義廳屬、總督府屬、嘉義郡屬、臺南州屬、臺南市助役、市立圖書館長等。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5 -
5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東光株式會社石鹼包裝紙本件文物為日治時期東光油脂工業株式會社石鹼包裝紙,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石鹼」即「肥皂」,白色的包裝紙上印有「東光」商標,上面並寫上「東光石鹼」字樣。大正8年(1919)日人櫻井貞次郎在萬華創設東光石鹼工廠,大正14年(1925)改名為東光油脂工業株式會社,生產洗臉及洗衣肥皂。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5 -
80
「在螢光中重見溪流 —大安圳四汴頭分水口螢火蟲復育與地方文化共構行動計畫」補充資料羅爺爺帶你走讀柑林埤溝(春茂汴)羅宥恩 2025/09/12 -
6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勞軍捐款收據本件文物為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勞軍捐款收據,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為紙質,長方形形式,年代不詳,收據金額為10元,收據右側印有「56」藍色圓形印,中間有1圖案,物件左右兩側的字樣為「反攻復國」、「支援三軍」。本物件蓋有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理事長、總幹事、站長與經手人的戳記,共計4個。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2 -
7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灣風物攝影照片館藏日治時期台灣風物寫真攝影照片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來源為1930年代所拍攝的寫真帖之照片,時間與攝影者不詳,收錄全台灣各地照片,每張都有圖說,內容豐富,並充滿歷史意義。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2 -
82
鶯陶趣淘~跨世代社群共學共創行動計畫紀錄學校食農與環境教育: 傳達「從產地到餐桌」、「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永續概念,提升大眾對環境議題的關注。 舉辦影音創作工作坊,跨世代共學共創: 推動師生及志工家長影音創作共學計畫,成立影音紀錄社團,讓學校與社區未來有共同的頻道,能持續透過網路創作關注地方生活大小事。黃仲譁 2025/09/11 -
61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中美合作標誌本件文物為中美合作標誌,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標誌顯示中美兩國的密切關係,可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半部代表美國,右半部則代表我方。此物件為印花標誌,年代為戰後初期,主題訊息為「中美合作」圖樣,由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旗併置而成。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1 -
43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秦叔寶、尉遲恭木雕像門神是漢族民間常見的信仰,另外還有神荼與鬱壘、四大天王、哼哈二將等門神。本件文物為秦叔寶(又名秦瓊)與尉遲恭(又名尉遲敬德)像,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木製,站姿,是台灣寺廟最常見的門神類型。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1 -
68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鴉片煙槍本物件為鴉片煙槍仿品,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以銅金屬為主材質,煙嘴為圓柱狀。吸食鴉片的器具主要由煙槍、煙斗、煙燈所構成。煙槍是吸食大煙的主通道,煙槍上較遠離煙嘴處的一端有凸起孔洞,孔洞下連有金屬包覆煙桿的銅片,是為煙頭;煙頭凸起的孔洞上方有圓球狀的煙斗,整體造型古樸簡單。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0 -
5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民國37-38年田賦實物繳納收據本件文物有兩張,分別為民國37年第2期、民國38年第2期田賦實物繳納收據聯,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我國土地稅包含田賦、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田賦與地價稅以擁有土地為課稅基礎,未規定地價或已規定地價,仍供農業使用之土地,課徵田賦;其餘已規定地價之土地,則課徵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則以土地移轉時之增值為課徵基礎。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10 -
7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北港藏珍餅舖包裝袋本件文物為早期北港藏珍餅舖包裝袋,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北港早期糕餅業是因媽祖信仰而興起,製餅業在北港曾興盛一時,雖面臨時代變遷,北港傳統糕餅產業曾經一度發展受限,直到近三十年來集中在北港中山老街快速發展,形成「餅道」,糕餅業成了新興的地方產業。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