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64職人說法透過「職人說法」計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水文化MOU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課堂的師生們,以及研究與展示廠商攜手合作,前後歷經一年的時間,完成了64張以「環境」、「景觀」、「人物」、「水圳知識」四個主題貫穿的圖卡,其中蘊藏著臺史博首次大型跨域合作的努力,以及生硬的專業知識如何轉化為生動圖卡的巧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315職人開箱自2023年開始,臺史博與水文化MOU團隊在規劃「現地共筆策展」的途中,加入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老師以及同學們,用博物館專業者與觀眾的角度,吸納各MOU單位的專業知識與關懷,協助各單位將這些硬派知識,轉化為軟性敘事,產出現地展示的腳本。 隨著交流的進行,同學們也在與各單位的互動過程中,得到一些屬於自己獨有的觀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388大圳源流2020年末,臺史博團隊於農水署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中,發現了署名「技師 八田與一」的《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這對於長期關心嘉南大圳議題的博物館水文化團隊來說,無疑是相當振奮的事情。 因此,本期「大圳學學」,我們以「大圳源流」為題,分享團隊從歷史、工程、灌溉管理三面向,跨域解讀《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的過程與收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414大圳伊始嘉南大圳,這項改變雲、嘉、南農業環境的重大工程,已在臺灣的土地上存在百餘年。時至今日,嘉南大圳如何延續,形成如今的樣貌,無非是歷代水利組織、工程與管理人員,以及地方農民互動之下,所產生的成果。這其中跨越空間、時間與群體的精彩, 是這次展覽將要講述的故事。我們以「伊始」為題,討論嘉南大圳工事的前置作業與開展,同時也紀 錄下臺史博「水文化」跨領域團隊,工程與人文對話的開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2/16
-
1507Urumqi 75 IncidentAdvocating for Human Rights: The Urumqi 75 Incident This website is dedicated to shedding light on the Urumqi 75 Incident of July 5, 2009—a turning point in Xinjiang's history.AB, WI, WA, AH, SY, BE, BR, JZ, BY, AS, TL 2024/12/16
-
137Chrismas Greeting送聖誕小禮包給北車的街友施凱騰、蔡子宇、吳冠廷、趙若安、戎慶恩、李佳豫 2024/12/13
-
271北港車頭的前世今生後驛,見證了嘉義糖業鐵路的興衰。 透過實地探訪與口述歷史,重新拼湊那段輝煌的過去。嘉義市立博物館「市民研究員+YOUTH」培力計畫 2024/12/13
-
117113年度新竹縣「微笑社區/公民」計畫-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113年度新竹縣「微笑社區/公民」計畫 獲補助單位: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獲補助計畫:橫山傳藝三步曲 美食 竹編 裁縫 傳承計畫 113年7月6日 裁縫課程 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過去曾有裁縫工廠,累積不少地方上的裁縫手藝師,雖然後期因為產業變遷,裁縫師們因此轉型,也見證了裁縫機具的沒落,本次透過社造計畫,凝聚了裁縫師重拾裁縫機的機器整理及工藝教學,進而帶動社區學習裁縫課程。新竹縣橫山鄉橫山社區發展協會 2024/12/13
-
205舊城探險家中區曾是大家口中沒落的舊城,然而近期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有感曾經沒落的中區逐漸被看見,每年十月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更成為焦點,吸引了大批參與者。這個活動成功引起了更多人對中區的興趣和關注,也呈現出中區潛在的吸引力。 因此,對於中區導覽的需求日增,我們希望藉由培訓更多的導覽人才,擴散這份對中區的熱情,使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這個具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城區。社團法人台灣中城再生文化協會 2024/12/13
-
818傾聽話語傾聽話語,我們靜靜的傾聽,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戰爭動盪與希望的年代。一個個發生在榮民、榮眷及眷村裡的故事。與這些戰後英雄對談之間述說著一個個來自遠方的靈魂,如何在戰後新生的臺灣找尋新的家園與歸屬以及落地生根的故事。 本次線上策展不僅是對眷村歷史的回顧,更是透過珍貴的歷史照片、個人故事、及文化背景,承載著滿滿眷村居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串接起全臺每一個曾經光榮的角落。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2024/12/10
-
228彩繪紙燈籠邀請不同社區(關西大同社區)的長者一起互動,發揮想像力創造藝術來共同彩繪紙燈籠,長者可以傳承文化與智慧,也可以透視彩繪燈,促進代際交流與合作,提升領導者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參與感,喚起社區的歷史記憶,營造溫馨的社區氛圍。老人家的表演社群共創的價值,活動本身可以深化文化活動的教育功能,穿越此次活動的長者參與,展現推動未來活動的優點。劉名鎮 2024/12/09
-
106七腳川・『迴』透過Cikasuan阿美族傳統族服工藝知識實踐與推廣計畫,做部落訪談與影像紀錄保存。阿蜜斯工藝坊、LOMA璐瑪影像美學 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