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629
  • 977
    探討萬華老街改建之實際效益
    探討萬華老街改建之實際效益
    由於我們想了解萬華老舊區域經過改建後的新面貌及其對經濟的影響,我們期望看到區域風貌和經濟活動的顯著變化。 然而,透過網路上多數的資料觀察後,我們並未發現任何明顯的改變,這讓我們認識到僅使用線上資料來評估改建效果是不夠的。 所以,更深入的實地考察變得必要,直接與當地居民和遊客進行交流將有助於我們獲得更全面的見解,理解他們對改建的實際看法。 期待未來能親自前往萬華進行考察,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當地人
    數位實中甲班第5組 成員:林星佑 蔡辰宇 余宜宸 2024/06/11
  • 599
    戰車X台灣
    戰車X台灣
    從金門之熊到艾布蘭,台灣的戰車改革持續將近80年,為何少有人稱讚,而是大多唾棄?到底是政府,或是媒體,還是台灣人內心的不認同?本文將帶您一一詳盡說明
    黃瑞泓 賴君冠 藍品翔 2024/08/25
  • 869
    昔日的臺北市立動物園
    昔日的臺北市立動物園
    每個人小時候都到過木柵動物園,而今天就讓我們憶起來看一看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歷史。
    林語洋 2024/08/19
  • 969
    專賣制度對台灣的深遠影響
    專賣制度對台灣的深遠影響
    此展覽將介紹專賣局對台灣人的生活影響,專賣局壟斷許多商品,影響了政府收入和鴉片吸食的習慣。臺灣總督府的專賣制度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政府收入,尤其在日治初期在臺灣經營年年虧本的情形下更重要。
    張巧旻 2024/10/04
  • 548
    戰地饗宴——馬祖的傳統美食
    戰地饗宴——馬祖的傳統美食
    探訪馬祖美食
    王宜婷 2024/10/11
  • 1485
    箭旅
    箭旅
    從小接觸各種運動,直至偶然間發現射箭。面對挑戰,曾陷入低潮,但得到家人和教練的支持後,勇敢轉換跑道,重新振作。從國內比賽到出國參賽,經歷各種挑戰,雖然旅途中有挫折,但每次經歷都讓我們更堅定地走向目標,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心態。這段旅程不僅是對自己的挑戰,也是對未來可能的機會的一次探索。
    Hsiao Yu Chieh 2024/05/09
  • 1582
    逐夢英雄 - 突破困境成就自我
    逐夢英雄 - 突破困境成就自我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是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困境,但在困境之中,若是能化危機為轉機,這將是我們涅槃重生的一個機會。 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的經歷或是遭遇, 努力戰勝,成為自己的英雄。 現在,讓我來分享我的英雄故事!
    郭宴宇 2024/05/08
  • 2179
    追夢之路:我的英雄之旅
    追夢之路:我的英雄之旅
    自己因為表哥在打棒球而加入了棒球隊,當初自己以為棒球是一個簡單的運動,但是加入校隊以後,卻想要放棄這條路。突然找不到棒球帶來給我快樂的感覺。最後還是靠著自己的朋友以及家人來繼續打拼,為了就是自己的夢想來到了棒球隊。每天平凡的練習就為了自己的未來。
    蔣和哲 2024/05/09
  • 1031
    老街時空之旅——古色古香的西螺延平老街
    老街時空之旅——古色古香的西螺延平老街
    有著百年歷史的延平老街,顯著的女兒牆充斥著老街上的建築,以及聞名全台灣的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全年香火鼎盛,是遊客到訪西螺的必經景點之一,還有西螺的美食萬不可錯過,老街轉角的麻糬店是最佳的伴手禮首選,以及有著三代傳承歷史的九層粿,下次的旅遊景點就來西螺吧!
    黃凱筠 廖砡㼸 黃羿寧 莊珆琪 湯佩芸 李宜珊 2024/06/04
  • 3212
    尋找在地的光影與感動
    尋找在地的光影與感動
    這是一個有關於新竹縣關西鎮上林社區的故事,過去的幾年,社區耆老提供了我們許多老照片,於是我們主動出擊,去耆老家中蒐集照片中的故事,希望透過⻑者的記憶還原現場、找回照片的靈魂。最後我們決定將這些老照片展出,回味我們的童年往事,也讓長輩看到這些照片能綻放笑容。
    曾宏煇 2024/02/16
  • 1544
    臺灣鳳梨工場・復刻甜粅粅的時代記憶
    臺灣鳳梨工場・復刻甜粅粅的時代記憶
    從高雄的九曲堂火車站下車,不遠處就能見幾座舊時代的紅磚瓦歷史建築,集合成一處偌大的園區,看起來幽靜美麗;然而其實這裡深藏了一段屬於大樹區的甜蜜歷史,這裡曾是「臺灣鳳梨工場」,也是現今全臺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時期鳳梨罐頭產業工廠。
    高雄市大樹數位機會中心 2023/09/04
  • 4110
    左鎮自造 製造左鎮/拔馬信仰誌
    左鎮自造 製造左鎮/拔馬信仰誌
    山跟海不是隔絕,而像是一種通道與路徑,成為臺灣多元人群移動的介質。人們攀山渡海的軌跡形成路徑,承載不同人群互動的故事記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12/04
總筆數:1629 每頁筆數:12 頁次: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