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11支持安樂死探討台灣為什麼需要安樂死的制度,並分析與詮釋資料,最後進行統整林淨培 陳宜宣 林冠廷 2023/06/25
-
732純屬騙局我們的議題為反對詐領補助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有領中低收入戶補助金的人,生活比普通人過得還奢侈,讓我們懷疑他們是否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因此我們想深入探究關於中低收入戶領取資格及標準,並希望政府介入解決,以免詐領補助金案件越來越多,造成真正需要的人領補助的權利受損和人民的財政負擔。王貞淇、吳昱璇、林季玉、陳詩云、楊晴閎、謝寶萱 2023/06/11
-
525權移之計隨著在台移工人數逐年上升,其權益受損的新聞也逐漸浮出,如:超時工作與職災後請領不到補助等問題。我們鎖定人數較多的產業移工的工作權進行探討。王仁禾;邱勝瑋;曾聖翔;黃冠霖 2023/06/19
-
477環境議題,你我一起發現近年來氣候逐漸不穩,因此我們從環境權的議題去探討,去探究全球暖化對我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主要從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缺水問題,臭氧層破洞,這四個方向去探討。王莉晴、李婉君、陳芸安、董妏歆 2023/06/20
-
258對萬華教育的研究這學期的學習策略課程,我們這組決定要做關於萬華教育,因為我們認為萬華教育最貼近我們,我們在查了許多講述萬華教育所面臨到的問題,以及萬華教育的介紹,我對這些資料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資料用潛顯易懂的方式,來點出萬華教育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可行的改善措施。數位實中B班第4組 彭靖軒 宋學哲 鄒睿光 2023/06/20
-
885媽祖田社造及家族史協力媽祖田家族史建構藍美雅 2023/10/30
-
448草地醫生系列展在醫院不能做的事、不能送的東西,還有要注意事項和順國中22屆菁英班 賴姿云、蕭家瑩、陳巧汶、陳韋彤、康浩軒、李彥寬 2023/06/12
-
1337文化記憶中的酒臺灣統治者要實施「未成年人禁止飲酒法」,最早是什麼時候? 日治時期臺灣稅收最高的三大專賣品,又是什麼? 原來日治時期就有官方與民間單位成立的「禁酒會」!廖泊喬 2022/10/20
-
1446漫步甜蜜舊時光每到冬天,糖廠香氣總是從青埔社區開始延伸,遊子外地歸來還未到家,全身已沾滿甜滋滋的氣息,若北港瀰漫的是豆油香,虎尾則是冬季限定的蔗糖香,抬頭望去,白色水氣源源不絕從巨管中冒出,全身寒意不覺一掃而空,而這樣的場景,百年來未曾中斷...廖得凱 2022/11/01
-
900出資籌備畫會、展覽、美術教室到贊助藝術家出國留學的藝壇大學長倪蔣懷正如古人云:「世有伯樂,而有千里馬。」留名千史的藝術家,除了自己的天份與努力等因素,有一個懂得投資的伯樂——贊助人——也十分的重要。 回顧臺灣美術史的篳路藍縷,是前輩藝術家們以生命為火種,點亮了時代。而身為藝術家的倪蔣懷其作品令人欣賞,為人所樂道的,還有他畢生致力提攜後進、資助藝壇活動的精神。許伯瑜 2022/10/07
-
1540公園裡的政治符碼──回望日治時期的臺北新公園臺北市館前路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以往慣稱為「新公園」,漫步其中可以看到公園裡常見的「標準配備」―花草樹木、水池涼亭等等,卻也能發現從清代到當代的建築物錯落其中。這些建築反映了當時執政者的意識形態,但一個公園要從哪看出意識形態呢?那就先從公園裡最醒目的西式建築,「館前路」路名由來的「臺灣博物館」開始吧!游智勝 2022/08/26
-
803「培養國民剛強的精神、健康的體格!」說起臺灣國家公園設立的歷史,不得不回憶起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日本是如何利用並摧殘臺灣的森林。好家在 1930 年代,美國的環境保護和公園設立思想之風吹了進來,為臺灣自然生態帶來一線生機。 就在這股潮流下,臺灣興起一陣國家公園設立運動。未料,隨著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不再有資源繼續挹注此計畫,只能在 1941 年擱置⋯⋯張家綸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