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024
  • 1490
    跑贏全日本的男人:20 世紀兩位國家代表的雙重人生
    跑贏全日本的男人:20 世紀兩位國家代表的雙重人生
    2021 年東京奧運臺灣選手的好成績,讓這屆奧運相較以往獲得更多社會的關注。東道主日本隊更是囊括了 27 面金牌,14 面銀牌和 17 面銅牌,一共獲得 58 面獎牌。雙雙打破獎牌歷史紀錄的臺灣與日本,更讓我想到,過去臺灣能夠參加奧運,原因也與日本密不可分⋯⋯。
    林韋聿 2022/08/26
  • 1718
    一個小漁港的兩個名字:東海岸的麻荖漏或成廣澳
    一個小漁港的兩個名字:東海岸的麻荖漏或成廣澳
    行經臺 11 線東部海岸線的小港漁港附近時,我偶然見著了與沿途鐵皮平房或是透天屋厝不同的建築樣式——那是一面巴洛克式的牆面與數根帶有弧形的柱子,共同組構出的殘垣。它靜靜地佇立於路旁,對比於車道上快速駛過的車子格外顯眼。牆面和柱身已然斑駁,上頭卻懸掛著新建的招牌,上面寫著「成廣澳文化地景」,對比的地景,隱約透露著成廣澳地區,曾經輝煌又滄桑的歷史。
    楊佳平 2022/10/07
  • 1530
    巷弄間的日本漫遊:臺灣神社的出現與演變的地景改造
    巷弄間的日本漫遊:臺灣神社的出現與演變的地景改造
    因為地理及歷史等文化背景的影響,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對日本文化有所了解,即便自己不是,周遭一定也認識幾個「哈日族」,或是每年都會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回想去日本旅遊的行程,無論是跟團或是自助,應該都會經過甚至去神社參拜,就像是臺灣街頭巷尾的大小廟宇,神社可說是日本文化特色的一環。 不過,你可曾想過,經歷日本時期的臺灣也曾經有許多神社,在不能出國旅遊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神社。神社為什麼會出現,現在又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透過老照片一同來遊歷。
    涂欣凱 2022/08/26
  • 549
    Bridging gaps through museum co-learning in NMTH
    Bridging gaps through museum co-learning in NMTH
    ICOM CECA 2023 Poster Presentation
    Yu-Hsuan, Fang 2024/09/18
  • 100
    再造河山指顧間
    再造河山指顧間
    前輩畫家余偉與先父是忘年之交 記得小時侯還曾跟父親上觀音山禪寺看他 家中還保有一幅他贈與父親的畫 睹物思人愐懷前輩畫家 不想藏私 特為展覽
    何寶生 2022/11/18
  • 253
    想念的平凡日子
    想念的平凡日子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以細膩的視角與豐富的想像力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漫遊台北 每天都可以是令人想念的平凡日子
    安立 2022/11/19
  • 434
    陌生又熟悉的記憶
    陌生又熟悉的記憶
    陳文宏 2022/11/19
  • 479
    我看過的柯南電影
    我看過的柯南電影
    《名偵探柯南》(日語:名探偵コナン),原作漫畫從1994年6月開始連載,主要包括電視動畫、劇場版、OVA、漫畫特別篇,和真人電視劇。
    張翊晨 2022/11/20
  • 127
    傳說啊!傳說
    傳說啊!傳說
    太魯閣部落傳說 Mrmun bi risaw的烈唇 將愛情吻上 Kuyuh dmpcinun的臉龐 所有的青春 美麗以及哀愁 紋成靛藍的印記 烙入心頭 遂將此身佇立 等待如石 默默祈願 Utux rudan庇佑 在渡過彩虹橋時 牽著他的手 不再孤獨 後記:太魯閣族語「Mrmun bi risaw勇敢的男人」「 Kuyuh dmpcinun織布的女人」「Utux rudan祖靈」。
    何寶生 2022/11/18
  • 353
    林府聖人
    林府聖人
    新園林家有一壯年,在某日外出,經過溪水旁時,為了救人,意外溺斃! 數年後……家裡出現一些異象,前往村庄寺廟詢問觀世音,被告知,該壯年溺斃後,本該在水中抓交替,但其心良善,寧願於水中受苦,亦不願取人性命,以交換投胎機會,且其溺斃皆因救人而亡,故多年後,觀音收起入廟修煉,今已成聖人,需由其後代,塑其金身,供奉香火,賜名[林府聖人]
    海洋藍 2022/11/17
  • 340
    2022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rt exhibition
    2022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rt exhibition
    Have fun and test
    Harold 2022/11/01
  • 195
    我們與正義的距離
    我們與正義的距離
    白色恐怖將近40年的時間,在威權統治下,國家暴力對於人權造成侵害的現場可稱為「不義遺址」
    吳雨婕 李姝諭 吳玟賢 陳俐臻 賴云芊 2022/11/04
總筆數:1024 每頁筆數:12 頁次: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