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3165中壢前站的「那條街」隨著外籍移工來台的人數與年份逐步增加,移工議題也隨之浮上水面,但時至今日,外籍移工在許多台灣人心裡還是存在著喧鬧、製造環境髒亂等等印象。可民眾真的了解這群人嗎?移工朋友們在工作之外都去些何處、有什麼樣的樂趣消遣,台灣人們似乎都不是很了解。 希望藉由籌辦此線上展覽,介紹桃園市中壢區的一條「街道」,讓大家了解外籍移工們的生活日常,減少陌生感。林聖涵、梁庭琳 2024/06/16
-
666台灣配音對於文化傳承的影響在我們小時候觀看的卡通動畫中,都會經過中文配音再播出。然而,配音不僅僅是將語言轉換成中文而已,而是將原版中的元素和有趣的梗都進行轉化,讓台灣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其中,配音團隊會將這些梗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元素,甚至加入台語配音使動畫更具在地特色,增加了視聽體驗,也貼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陳若瑄、林汝璟、楊書源、姜定宇 2024/06/16
-
3169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鄒族人相信與山林和諧相處,敬愛大地與其共生,才能生生不息。他們遵照祖先的教誨生活,積累出特有的民族智慧,最終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進展,狩獵文化經常受新聞媒體、政府政策限制,加上經濟變遷造成文化傳承不易。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後,訂定自治自律公約並承擔起傳承狩獵倫理及規範任務,致力保留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促進大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的同時,也進行跨族群的文化傳承,散播文化傳播的種子。吳翊豪 2024/06/16
-
1203從桌遊《Meet Taiwan NALUWAN》看見臺灣原住民文化本策展主題以桌遊《Meet Taiwan Naluwan》及策展人之一的桌遊設計人曾經參與的《賽夏矮靈祭、都會區阿美族豐年祭》作為切入,供一般民眾參考的同時,培養身為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與提升民眾對原住民文化的關注度。吳宜軒 曾秭榆 蔣心瑜 周卉琳 2024/06/16
-
1160與多元同行:第21屆臺灣同志大遊行的多元社會與文化本展覽旨在全面展現2023年第21屆臺灣同志大遊行的豐富多樣性,透過參與者的親身經驗和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這個多元且包容的社會面貌。我們將探討性別多樣性和社會多元性的具體實踐與挑戰,並期望藉此提高社會對於多元文化和性別平權議題的認識與支持。林芷葳、陳汶其、陳郁璇 2024/06/16
-
1097你「混」過嗎?如何面對大學校園中的去性別化空間變革關鍵字:當代社會變遷、性別平等教育、性別混合宿舍、性別友善空間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財二林晉毅、文發二陳郁珊 2024/06/16
-
1227從萬華歷史建築出發,編織社區記憶的新篇章112學年度 台北市數位實驗高中 學習策略線上成果展數位實中學習策略甲班第六組 馮曲襄 2024/06/16
-
4336年少有為:青年創業世代崛起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自行創業。在這樣的背景下,黃賜軒成為了一位引人注目的青年創業者。本展覽將分享他的創業歷程、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對創業的看法。曹語倢 周心恬 王彥希 黃珮翊 2024/06/15
-
3692性別友善店家-每個人都能舒適自在的友善空間隨著社會對LGBT族群的包容與認識不斷提高,性別平等的政策與設施也越來越多,然而,「性別友善店家」這一個概念仍未廣為人知。此展覽將透過介紹友善店家的制度及定義,並實際參訪,評估成效,提高人們對「性別友善店家」的認識與關注。李佩縈、彭鈺云、粘家翔 2024/06/15
-
997里山倡議在草山之居在隱居於陽明山的聚落裡,有一群為了讓村莊發揚光大而不斷努力的長青勇士。即便面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開發限制,也無法阻止他們替村莊實現夢想。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就只是想要有個快樂的銀髮生活。 不想要因為⼭區地理環境限制,⾯對災害時電⼒修復不易,阻擋大家相聚的時光。 因此我們想在他們的活動據點蓋一組光電板,確保勇士們在災害中擁有可供應的能源備援,增進生活安全性! 讓我們踏上了一場名為「源地集電」的冒險故事。賴亭蓁、廖珮涵、鄭靖澐、林宗諺、施詠獻 2024/06/15
-
842《 旅 》旅行,是心靈的冒險,是與世界的親密對話。 透過一本有溫度的小誌,分享那份探索的喜悅,激發對未來的旅行夢想。林逸萱 2024/06/13
-
1422ACG文化概略介紹ACG文化之起源與發展陳若秦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