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539帶著孩子遊台江台江內海在17世紀時為台灣西南部的一座潟湖,坐落在現今安南區西側,百年來滄海桑田,由於河流改道、氣候變化等等多項因素之下,內海不再,取而代之是大片的泥灘地。這樣的泥灘地,除了闢成養殖魚塭,因為日照充足、乾濕季明顯,鹽業也成為發展重點,後來經濟轉型,鹽業不再,魚塭也逐漸廢棄,少了人為的環境反倒吸引許多候鳥嬌客,第一座以濕地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在2009年誕生,但成立的背後,有著許多的風起雲湧...廖得凱 2024/02/14
-
2142嶼語今昔蘭嶼,臺灣東南的離島,這片45平方公里的土地,蘊藏著達悟/雅美族(以下簡稱達悟語)的海洋文化寶庫,其族語也是臺灣的古南島語群中,唯一屬於南島語群分支--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的語言。 在這裡,每一個地名都有一段故事,每一處風景都是歷史的見證。本展覽將從島嶼的歷史與語言根源談起,將焦點放在部落地景、族語與現代化之間的關係,來討論蘭嶼豐富交融的種種文化。 *建議使用電腦觀展* . . .林于瑄(右)、杜孟涵(左) 2024/02/13
-
729跪下水裏採菱去花生、番薯與菱角大概是台灣最出名的庶民點心,無論夜市或廟口都可以看到攤販擺設,一爐爐冒著熱氣的大鍋裏頭裝著垂涎欲滴的菱角... 台灣菱角產地最負盛名的產地非官田莫屬,這裡的菱角產量每年超過全台70%,可以說是菱角之鄉,官田能擁有這項物產,跟地形、氣候以及灌溉系統有著十足密切關聯,畢竟水生的菱角需要的是充足水源,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曾文溪流域以及嘉南大圳幾乎源源不絕的供水。廖得凱 2024/01/31
-
1218走訪馬公、鎖港魚市場靠海吃海的澎湖魚市一年四季都熱鬧,而冬季漁獲又以土魠魚聞名,囤積一整年的油脂在這個季節最飽滿,扎實的口感、簡單調味後的美味都是老饕最愛,土魠學名康氏馬加鰆,第二背鰭下方側線突然向下彎曲是主要辨別特徵,凌晨四點船隻卸魚後,各路人馬聚集在魚市場進行標價,其中寫下最高標價的人可以得標,但在場每個人都是箇中老手,寧願細水長流也不願意一招生死,暗潮洶湧中彼此鬥智較勁,人人都想用最漂亮的價錢買到最漂亮的魚。廖得凱 2024/01/30
-
987離島中的離島-桶盤嶼桶盤嶼,是澎湖群島中距馬公市最近有住民的離島,搭乘交通船,只要十來分鐘即可到達。整座島嶼由玄武岩柱狀節理所包圍,壯觀的天然景觀,是台灣極具列為世界遺產的潛力景點之一,然而不只美景,桶盤嶼百年下來所累積極具地方特色的人文,也是讓人駐足的美好所在。廖得凱 2024/01/30
-
927耕著牛牛體驗友善農耕的生活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01/28
-
988南方澳&文化與歷史南方澳漁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更是東部遠洋漁業的重要基地,附近更有許多的廟宇李柏翰 2024/01/21
-
2982徑入荖濃生活工藝· 家過往,山嶺與海洋在臺灣是一種地理上的阻隔,統治者或外來者透過製作地圖或描繪圖像等方式,以填補自身的未知;對在地人來說,山、海可以是一種通道與路徑,藉此各地人群在其中移動,進而相遇。 荖濃,曾位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地理交界。希望領著參與者們隨著在地生活者的足跡入境-「徑入荖濃生活工藝.家」,從中看見獵人的環境哲學、地方「植」人的植物知識、工藝作品中的技藝與記憶顯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4/01/17
-
4904朴子配天宮—阿叔拉開的帷幕位於嘉義朴子的配天宮,供奉著傳說中〈請不動的媽祖〉、坐在神桌上的虎爺。近百年的靈樹不敵天災,信仰的四季蘭能否有緣再見?由電視劇《阿叔》帶起的觀光及關注。 朴子配天宮,你不可不知的神明信仰。潘玉衡 2024/01/10
-
934都市後花園走在現代街道上是否覺得放眼望去,只有鋼筋水泥的建築? 是不是覺得仰望天空,視野被極高的大樓佔去大半? 人流快速匆忙,是否覺得身處都市中,自己的步調被迫加快? 位於北區的臺中中山公園,正是鋼鐵叢林中的一點綠,繁忙都市居民的後花園。 邀您隨著一張張照片的腳步,來到民國70年代的中山公園,一起湖畔散步、一起賞玩鮮花、一起享受放鬆的時光。逢甲大學博物館入門課程小組:史祐甄、黃珮綺、李欣宜、丁柔均、劉佩玟 2024/01/09
-
759異鄉‧相遇以卡米咖龜的角度去闡述建國眷村的歷史走向以及建築特色,用時光長廊的照片回憶錄,帶你認識建國眷村,並且如何轉型成現今的文創經營模式,並介紹卡米咖龜的誕生。林季妤、林佾咺、邱乙晏、李語歆 2024/01/08
-
2421高空下的台中歷史故事余如季老師藉由不同手法去紀錄高空下台中各個不同角落, 拍下每張照片的樣貌背後都有著濃濃的歷史韻味。第11組 張芷綺 連浩宇 王晨宇 賴智暄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