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59認識賽夏族的矮靈祭 一場神聖又神秘的原住民祭典矮靈祭是台灣原住民族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之一,展現其對歷史、自然與靈界的敬畏,本展覽將帶領觀眾認識矮靈祭的起源傳說、儀式流程與文化意義,透過圖像與文物,走進這場神秘又神聖的原民祭典世界。張至寬 2025/06/07
-
123中華路上一條龍大家好,我是中華商場。從1961年站在台北街頭,到1992年跟大家道別,我陪著這座城市走過三十年的光陰。白天,我是市民買東西、聊天、逛電子街的熱鬧去處;夜晚,我是無數家庭的住家,樓上燈火通明,孩子們在巷弄裡追逐嬉戲。我的身上,有家庭百貨、劇院與照相館,還有收音機與紅白機帶來的快樂時光。我看過城市擴張,建築拆遷,也看過人們努力生活的模樣。讓我透過照片、畫作與故事,再把那個熱鬧又親切的自己介紹給你!王梓豪、林承興、林品江 2025/06/07
-
40白沙屯媽祖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少數以「不固定路線」聞名的宗教活動。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至今已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進香期間,媽祖鑾轎依「轎腳指引」隨機前行,信眾須緊跟其後,全程徒步,不問方向,只問虔誠。沿途地方居民自發提供食宿(俗稱「香丁腳」),形成難得的信仰共同體與社會互助網絡,體現台灣民間信仰的溫暖與力量。賴馨茹 2025/06/07
-
178從美洲到福爾摩沙「蕃薯」是臺灣人熟悉的農作物,甚至就連臺灣的形狀都常被形容像是蕃薯。然而這看似道地的植物其實來自遙遠的美洲。透過大航海時代的傳播,蕃薯走向世界,在各地落地生根,也在臺灣成為重要糧食與文化象徵。本展將帶您探索蕃薯如何從美洲本土作物轉化為臺灣的在地記憶。林秉賢、陳祈樂、張子萱 2025/06/06
-
104凝聚的⼒量:來⾃繁榮的豐原豐原擁有獨特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20年一次的建醮盛事,展現地方凝聚力與信仰傳承。從古老的葫蘆墩到現代繁榮的豐原,我們將實地走訪慈濟宮,感受媽祖信仰的慈悲與凝聚力,品嘗在地豬血湯,參觀老雪花齋體驗百年雪花餅文化。透過中正路與廟東商圈的熱鬧氛圍,深入了解豐原產業結構與社會風氣,感受昔日與現代交織的生活樣貌。彷彿融入葫蘆墩生活圈,體驗那份炙熱的團結力與因信仰、飲食、人情味所塑造出的文化魅力。第12組 林秉羱、王鈞彥、潘承運 2025/06/05
-
99脈脈相連我們想藉由這個展覽向大家介紹南港的包種茶,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聽到包種茶通常會想到文山包種茶,但其實包種茶的原鄉是在南港區。在台灣地區許多人喜歡喝茶,且大多數都比較喜歡喝青茶,在青茶當中,包種茶的製作過程(從種植到變成茶葉)最繁瑣,也最難製作,因此我們想要透過此次的展覽向大家介紹南港的包種茶。在此次的展覽中我們會介紹南港包種茶的歷史以及製茶的工藝,並分享我們在現場喝到南港包種茶的味道及香味。張中安 詹舒涵 賴沁言 2025/06/05
-
84柚香歲月・麻豆流芳台臺南西北風沙起, 麻豆沃壤柚香馥。 圳水縱橫如血脈, 砂壤柔肌養根木。 御貢千里傳天子, 今為市集念鄉曲。 老農汗滴鑄甘醇, 初心未改心如玉。 履歷種,QR掃, 智機飛越圳渠旁。 枝影藏數據, 新夢在林光。 地為根,風為燈, 傳統創新共此生。陳宥辰 陳研意 莊溢承 鍾品逸 林志鴻 2025/06/05
-
58大稻埕本次展覽以我實際造訪的台北歷史街區「大稻埕(迪化街)」為主題,從日本留學生的視角出發,介紹我在這裡看到的街景與親身感受到的文化氣息。Miku 2025/06/05
-
355走進桃園神社:以桃園神社為核心,透過照片與資料的互動,帶領觀眾穿越時代,重返那座見證城市變遷的歷史地標,並重新思考它在當代的角色與價值。黃子晉、林豊凱、白承鑫、吳祥瑞 2025/06/04
-
26秘境古坑活化在地特色產業與文化 古坑以咖啡、劍湖山、以及綠意山林聞名,透過觀光活動結合在地咖啡文化、農業與客家文化,能提升地方品牌價值與能見度。 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舉辦觀光活動能吸引外地遊客前來消費,帶動周邊商圈(如小吃、農產、住宿等)的發展,創造經濟效益,減少人口外流。 推廣永續旅遊與生態教育 利用古坑的自然資源(如華山步道、草嶺風景區)設計生態導覽、登山健行等活動,鼓勵民眾親近自然楊子德 2025/06/03
-
1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水電鐵牌本件文物早期水電鐵牌有三件:台灣電力公司鐵牌、台南水廠給水號碼鐵牌、台灣省自來水公司鐵牌,皆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年代為二戰後。台水、台電、台糖、中油並稱四大國營事業,台電成立於民國35年,台水成立於民國63年。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03
-
48那天,我們走進了大稻埕「走進大稻埕,置身於現代時光裡,卻被舊時代的產物與氛圍包圍,像是搭上了時光機,穿梭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陳映怡 曾靖芸 藍沛璇 葉品妤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