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35廟西夜市 20年再現:繁華與記憶的交織豐原廟西夜市,作為台中地區傳承已久的文化符號,今年迎來了20年一次的特別盛會。在地居民翹首以盼,而外地遊客也紛至沓來,只為一睹這場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夜市嘉年華。羅 2024/11/27
-
191編織記憶中的古老故事彩虹橋的故事 彩虹橋在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裡面是一樣的定義,對我們族來說彩虹橋就是一條通往靈界的橋,好人才能通過橋與祖靈相聚。 那時候的傳說彩虹橋是一名叫做Buta(念:補大)的耆老變的,Buta的長相很魁梧、力大無窮,可以和一頭大黑熊打架,然後Buta的待人處事都很遵守我們的祖靈gaga定下來的規矩,是泰雅族的精神領袖,只要族人有糾紛或者是爭議Buta都會來幫忙裁決和協調,遇到講不聽冥頑不靈的森林劇落 2024/11/27
-
998農來米唐%—探索你的米糖體質米、糖與我們臺灣人的生活與記憶「蜜」不可分,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我們特別將農業近代的發展脈絡,以農具、農業力行者的經驗闡述、操演讓你看見、聽見。當我們隻身走入展場,除了能夠窺見「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的典藏圖文資料,亦可透過獨特遊戲體驗開啟了體內米食、糖份的回憶趴體(party) ! 也許腦海浮現的是前幾天吃的米飯,還是會想起最接近今天的「甜味記憶」是什麼東西呢?楊欽榮 2024/11/27
-
81保西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季活動保安宮文化季活動保西社區發展協會 2024/11/27
-
212不再苦惱「晚餐吃什麼?」 —— 向上路夜市「晚餐吃什麼?」這個問題,通常都讓人頭痛不已,不過,如果你來到向上路夜市,這一切都變得迎刃而解。向上路夜市可說是集結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從台灣經典小吃到創意料理,應有盡有,保證能滿足你任何的味蕾需求。QZ0 2024/11/27
-
319「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文物解讀工作坊實錄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自113年7月份至9月份辦理文物解讀工作坊,以16族群工藝為主題如織布、陶壺及木雕等藏品,邀集部落工藝師進行藏品的圖紋、技法及文化意義解讀,逐步尋回這些文物背後的脈絡與故事,讓後人得以一窺傳統工藝的精髓。 透過工藝師的闡述揭開了文物背後那深刻的技藝與記憶,讓我們重新與這片土地及其文化故事產生聯繫,並喚起我們對這片土地共同的回憶與情感。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24/11/26
-
573「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 耆老的技藝記憶訪談錄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於112年至113年間,展開了「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與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文化館、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高雄市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以及那瑪夏區原住民文物館等五座館所合作,拜訪六位工藝師詢問了泰雅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及鄒族等族群之工藝記憶,經過詳細的採訪和撰稿工作,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這些珍貴的工藝記憶。李慧虹、董宜佳、高旻群、謝億新、林雅柔 2024/11/26
-
527中興莊46號記憶中【中興莊46號湯家】的故事程瑞祥、分享人:湯紀生 2024/11/25
-
101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剝花生雖是輕勞動,但現今,即便是輕勞動的工作,現在幾乎全都商品化處理,農民大多直接購買挑選整理好的花生種仁,或是將自己留的花生種仁拿去工廠脫殼。 一起剝花生的景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復興放伴,從輕勞動開始,重建鄰里關係,相互關心,互助共好。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4/11/24
-
101食農、環境與永續的連結桃米休閒農業區本次「食農、環境與永續的連結」提案,除了強化原本的基礎,還將擴大到麒麟、合成及珠仔山社區,將各自的食農、生態環境及永續等內容納入,希望日後能透過本案的串連擾動,更進一步產生跨社區合作的機會,最終能以大埔里地區的視角,來傳遞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跟當代議題接軌的多樣性。南投縣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陳翼漢理事 2024/11/22
-
265市場麵攤的滋味小時候,與母親逛完市場,總會以麵攤作為市場型的收尾。母親喜歡點意麵,我喜歡點餛飩麵,那樣的早晨,是庶民一日中少數親密的家庭時光。一碗麵裡,麵條牽掛出我對家的鄉愁。 特蒐!台灣市場裡的麵攤的獨特滋味,鋪展出屬於一台灣人民的家鄉史。李卡比 2024/11/22
-
201漫畫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計畫成果展本計畫預計培養臺灣新世代漫畫創作者以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為題材,創作相關紀實漫畫。本計畫欲藉由計畫主持人之相關專業傳授資料調研等取材方式,培力新人漫畫家認識南臺灣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思考新型態漫畫表現方法,進而以詳盡的史料為基底,以大眾藝術性的漫畫表達為表面,最終以當代社會關懷為核心進行創作。計畫主持人:大津留香織;技術支援:黃悠詩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