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788
斗六文旦介紹斗六的文旦虎尾高中203地理探究第六組 2025/05/19 -
829
花園夜市實際考察與旅遊指南藉由實際走訪花園夜市,整理出花園夜市的動線、遊客的逛街指南。以花園夜市簡介、交通規劃、特色攤販、推薦逛法、總結為主軸,並搭配圖文說明,推導出「欲造訪花園夜市的遊客需要知道什麼」。王宥程、徐千家、陳政郢、胡迅愷 2025/05/19 -
245
光與影之間在台南七股,陽光灑下的地方不只是七股充滿生命力的魚塭,還有一片片閃閃發光的太陽能板。當綠能政策逐步進駐這片傳統漁鄉,漁民的生活也悄悄發生改變。翁子揚、陳加恩 2025/05/19 -
18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防衛捐繳納通知書本件文物為39年度第一期份臺南縣防衛捐繳納通知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帶徵稅捐名稱為房捐。所謂「帶徵」,指的是在原先的稅之外,再按規定比例額外徵收之意,因此若原先應繳房捐 10元,帶徵防衛捐30%也就是3元,總共就需繳13元。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9 -
1816
浮水之角:官田菱角產業發展探究菱角是台南著名的特產,而最著名的產地就是台南官田。菱角味道甘甜,清蒸時口感爽脆,煮湯時又轉為鬆軟綿密,可說是來台南必吃的美食。吳宏緯、柯守澤、陳育震、魏裕軒、蘇秉聿 2025/05/18 -
17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酒甕館藏陶陶甕有多件,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陶甕,外形不華麗卻健美,是早期常民生活中必備的器具。其用途多元,除裝酒外,常是醃製蘿蔔、福菜等收存醃漬品的好器具,儲存食物的陶甕必須耐用,其質地厚實不易破損,早年大陸產製的陶甕還可以壓船艙穩定船身,又可出售謀利,因此大量輸入台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6 -
30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戒嚴時期北港高中參與重要慶典活動照片本物件為戒嚴時期北港高中參與重要慶典活動照片,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早期慶典遊行是各級學校重點活動,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各項慶典,於北港公園舉行集會活動,會有軍樂隊與儀隊表演,會後依遊行路線繞著北港市區街道前行,沿途高喊著口號,熱鬧非凡。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4 -
16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臺灣風物寫真明信片本物件為日治時期的寫真明信片組復刻品,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有數張,為台灣各地的風景寫真,從內容中可看出當時的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好奇,也反映濃濃的殖民下全景敞視的色彩。臺灣風物寫真明信片是日治時期通行的郵遞形式,其中採用的照片和文字,呈現當時臺灣地方風景、名勝古蹟、豐富物產、原住民圖像與器物等多元主題,為臺灣研究的珍貴資源。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3 -
212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礦區稅繳納稅單本件文物為民國60年台灣省礦物局礦區稅繳納通知單,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礦區稅是採定額稅率,針對取得採礦權的人按礦區面積課徵,類似採礦權的權利金,與一般的稅不同,不是稅捐機關主管的稅,早期由省礦物局徵收,後來改由經濟部礦物局徵收,在民國92年修正礦業法後不再課徵礦區稅。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12 -
2040
大家來拜伯公-下橫坑伯公的故事歷經一年的伯公普查,採集了新竹縣關西鎮下橫坑的伯公位置、故事,讓更多人了解新力里下橫坑的伯公特色。黃平金/曾宏煇 2025/05/09 -
402
大家來拜伯公-石光里伯公的故事這是新竹縣關西鎮石光里伯公的故事,由呂鋐墻、呂紹澄、沈朋源、呂學雲、呂紹錡、黃成俊、嚴永勝、嚴永海、嚴明玉、魏仁千、羅美文、沈聰達、戴宜妹、連日明、黎金有等人歷時數個月共同撰稿、普查完成,總共有18座伯公,其中立石伯公1座、石板伯公1座、祠型伯公1座、宮廟型伯公12座、大樹(樹頭)伯公3座。大家可以從展覽中一窺石光里伯公的故事。嚴永海/曾宏煇 2025/05/09 -
21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早期出生證明書本件文物為早期出生證明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民國54年10月27日由黃張雪霞助產士所開立,內容包含:產兒父母的基本資料、出生日期、出生地點、性別、胎次等資訊。下方寫有助產士證書與開業執照的字號以及執業地址。為臺灣日治至戰後生產照護體系、戶政制度變遷之物質見證。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