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562
  • 1185
    大灣廣護宮
    大灣廣護宮
    大灣廣護宮的今昔變化
    孫愷言 2024/01/09
  • 708
    青出於藍勝於藍
    青出於藍勝於藍
    除了影視劇中出現的這項傳統工藝,在我們所生長的台灣也擁有這項工藝,17世紀引進,而18世紀台灣的藍靛產業十分興盛,木藍、山藍成為開發台灣時期的重要經濟作物,甚至在三峽三角湧出現了許多的家庭式染坊,到了1890年代後卻遭遇替代,使得滿街的染坊只剩寥寥可數的幾間,直到馬芬妹老師帶頭復育了台灣藍......
    刁珮瑜 2024/01/08
  • 1911
    綠川不息,緣川而行
    綠川不息,緣川而行
    臺中火車站作為中部人流最多,頗負盛名的車站 也是我來台中求學時,既熟悉又陌生的一處驛站 其綠川周圍建設究竟是繁華落盡或方興未艾,亦或是兩者並存? 讓我們緣川而行,走過這舊城風華以及人去樓空的交織 行腳臺中城的記憶脈絡之上,尋找台中人仍存於心的感懷。
    范師齊 2024/01/06
  • 1826
    高空下的台中歷史故事
    高空下的台中歷史故事
    余如季老師藉由不同手法去紀錄高空下台中各個不同角落, 拍下每張照片的樣貌背後都有著濃濃的歷史韻味。
    第11組 張芷綺 連浩宇 王晨宇 賴智暄 2024/01/03
  • 1432
    再憶碼頭風華
    再憶碼頭風華
    漫步老街之中,船夫的吆喝仍縈繞在耳畔,曾經繁榮昌盛的大里杙碼頭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記憶中的碎片:一條溪、一群人、一段故事。
    蕭以晴 2024/01/03
  • 1816
    綠柳川吊腳樓的時空對話
    綠柳川吊腳樓的時空對話
    跟隨著《臺中夢的苦難與輝煌:吊腳樓》這本書走過臺中曾經有過的吊腳樓記憶。亦跟隨著余如季老師的照片,去探索藏在綠柳川的時間記憶。
    黃子庭 2023/12/31
  • 1043
    漫遊綠川中區段
    漫遊綠川中區段
    身為臺中中興大學的莘莘學子,每當通勤回家鄉時,總會經過台中火車站旁的綠川。環顧四週發現一片綠意盎然,欣欣向榮,故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來走讀綠川,實地去探索當地風光。今日就來一步一腳印地帶大家認識綠川之美。
    廖副戎 2023/12/29
  • 1590
    走近梅川
    走近梅川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旅程,感受這個社區的豐富多元,並沉浸於悠閒優美的自然之中。展覽帶您探索梅川的獨特之處。透過文字、影像和藝術品,展現梅川的人文歷史,包括廟宇、學校和公園,為您呈現這片土地的獨特風采。同時,展覽還將帶您漫遊梅川的自然環境,透過攝影、影片和藝術裝置呈現這片土地的生態之美。歡迎您共同參與,感受梅川的文化底蘊和自然之靈,共同沉浸在這片寧靜優美的土地中。
    賴雨竹 2023/12/28
  • 2125
    文化•記憶•護城河
    文化•記憶•護城河
    展覽以護城河為軸心,試圖以在地新竹人的河川印象,連結周遭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與景點,喚醒這個老城市乘載的情感與記憶......
    吳宸睿 2023/12/25
  • 2163
    綠川 走讀
    綠川 走讀
    透過綠川及火車站周邊的景點,一起回憶及對比今昔綠川、建築之變化。
    蔡絜耘 2023/12/25
  • 2065
    綠川同心花園之今昔與影響
    綠川同心花園之今昔與影響
    綠川,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市,是一個充滿自然風光和文化韻味的區域。這片地區以其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色和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情而聞名,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慢慢遊覽綠川的演變,看看余如季所規劃的同心圓美化運動的結果及影響。
    吳韶芸 2023/12/25
  • 3346
    沿「溪」行旅
    沿「溪」行旅
    老街溪是供養桃園人民的重要河川,也是南桃園的文明之母,但也深受人類文明帶來的工業汙染所害,歷經民國100年的老街溪開蓋整治計畫,老街溪和周邊地區才得以重獲新貌。雖說未完全恢復往昔的生態和清淨程度,但我們能藉此次走讀行程重新認識老街溪,看見它的美好和憂傷。 (資料來源:老街溪遊記)
    陳亮穎 2023/12/25
總筆數:562 每頁筆數:12 頁次: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