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595偉大的風神這項作品是在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內拍攝,這項作品的意境就是當初先民搭著船到台灣,可以成功正是因為有風神的幫助,所以他把風擬人化讓他更貼近於人方宏凱 2023/12/01
-
2017當我們望春風當我們望春風,我們盼望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是關於一首歌的故事,更是近代臺灣的一部文化史。本特展以〈望春風〉作為核心,這首歌在1933年首度錄音為唱片,發表後成為當時流行歌,而後發展成歌中劇唱片、電影,隨著時代被改編,甚至有雜誌、小說、出版社、電視節目等等,戰後幾乎知名的歌手都有演唱,版本不計其數。從這首歌的傳唱、演出、內涵與應用,可以聽到創作者、歌者、聽眾的互動,乃至整體社會文化的豐富脈動。研究策展 黃裕元、李文媛 2023/11/30
-
712遊戲方式傳承閩南母語文化用遊戲化方式(桌遊),增加青年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的樂趣與興趣。同時藉由遊戲本身的特質(生命累變),搭配母語的方式帶領看展者歷經生物的演進。高廷 2023/11/24
-
231瓦磘溝的生態之旅瓦磘溝是雙和地區的母親之河,早期是一條天然的溪水,主要的功用是運輸及排水。經歷雙和地區的快速發展,一度曾經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歷經新北市政府水利局的整治計畫,如今已經慢慢退變成生態之河。芃芃 2023/11/22
-
623台南廳長官邸的氛圍&建築形式關於台南廳長官邸的悠久歷史的介紹,建築形式的介紹柯奕名 2023/11/22
-
701西竹圍之丘-行政長官官邸及店家介紹一.介紹西竹圍之丘的歷史 二.介紹長官邸及店家 三.設想西竹圍之丘的未來發展蘇璿文 2023/11/22
-
4021金門軍管時代下的生意經後浦大街,金門最繁鬧的中心,「踅後浦」團隊走讀路線「軍管時代下的生意經」的所在街道。 一條軍民與市井生活交織下的後浦走讀路線,帶路人領著大家進到幾家老店和一些曾經被軍方佔用的場所。走入1949-1992的後浦,認識軍管時代與老街的興衰。金門.村復號 2023/11/10
-
1134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臺灣島嶼四面環海,各時期相互交流而融合,建構出臺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與知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2022年起,推動地方漁具漁法記憶蒐整計畫,以梳理、記錄海洋臺灣在地知識為目標,2022年完成馬祖的傳統蝦皮定置網,2023年起,展開了臺灣東北方基隆八斗子、宜蘭龜山島及宜蘭南方澳漁法漁具調查之旅。 除了詳細記錄外,首站見習之旅,我們來到了澎湖,與記錄者或耆老對話,感受臺灣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林奎妙 2023/10/31
-
1076媽祖田社造及家族史協力媽祖田家族史建構藍美雅 2023/10/30
-
4080我們的眷村文化地圖眷村是戰後時期台灣重要的社會現象,隨著眷村改建政策實施後,列管眷村陸續拆除,眷戶陸續遷入眷村國宅社區安置,眷村文化也隨著時間與空間改變逐漸被淡忘,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漸漸消失於記憶中。臺灣究竟存在多少座眷村?百萬軍民來台後如何落地生根?人口移動的軌跡?等始終是眷村研究熱門待解謎題,而要回答此問題,建置眷村地圖是研究基礎可幫助我們記錄及尋找被遺忘眷村故事。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2023/10/24
-
2121藝術行動到永續經營-蓋一座沿著海港沒有邊際的美術館星濱山團隊面對文化流逝問題,嘗試為地方文化深根作努力,仍在進行式。自2018起透過藝術共創工作坊、田野教育、地域型藝術季等行動,將土地魅力讓更多人知道,進而從藝術行動轉而實踐永續經營,提出「永晝海濱美術館」。 「永晝海濱美術館」已歷經3屆,以永續為目標,強調街區合作的營運概念,不僅與街區店家合作提供展場空間,也持續創造適合青年創業的環境,讓藝術展覽能更長期而永續地發生在地方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2023/10/24
-
996TMU校園の開花植物跟著我們策劃的展覽一起來探索北醫校園吧~~~陳佳妤 鄒宜蓁 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