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26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公學校級長徽章本件文物為公學校級長徽章,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發行年代不詳,金屬材質,五角形,周圍切削成花瓣形,正面刻有「級長」字樣,背面附有別針。級長就是現今通稱的班長,副級長則是副班長,級長、副級長制度在日治時期的各級學校中皆可見到。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9
-
254香火鼎盛的壽山巖觀音寺透過走入壽山巖觀音寺的歷史,了解它所乘載的記憶,並讓更多人認識這坐看龜山的廟宇劉欣婷/胡宸綵/黃韻媞/林彥彤/陳宜甄/陳昱諠 2025/06/18
-
1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籐編行李箱本件文物為籐編行李箱,由北港地方仕紳蔡子寬家族捐贈;外觀為長方箱體,為上掀式大型手提箱,上附提把。台灣早期一般家庭中常見籐編桌、椅及箱、籃等生活用器,一方面是因為籐編材料具有堅韌耐久的特性,使用籐材編成的工藝品相當堅固且耐用,加上籐材重量輕,因此十分適合用來編製大型的家具。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8
-
344新化老街,強勢崛起。在台南有不同大大小小的老街,每個老街當中都有獨特的歷史風貌與人文價值,透過觀察老街的歷史沿革,我們得以了解過去的經營現況與今昔店家的差別,藉此以古鑑今。另外,了解老街的店家舊時與今日的經營方式的差別,觀察老街上的店家如何適應現代化下的商業模式,分析不同時代下的新化老街會遇到什麼困難,而他們又會如何應對。許允、陳韋銘、邱嘉鋐、劉秉宥、蘇冠勳 2025/06/17
-
226麵派升級——麵進化圖鑑麵家族成員內部矛盾複雜,絕對不輸米家族,我們將進入另一場飲食王朝的演化圖鑑。米麵研究社 Rice & Noodles Club 2025/06/17
-
382日治時期漢人女性多元服飾文化探討日治時期漢人女性多元服飾文化二年信班 鍾蕎安 張奕宣 藍芊涵 2025/06/17
-
38大武山大武山是南臺灣第一高峰,是卑南、排灣、魯凱三族的聖山,也是魯凱族祖靈居住的所在。據說魯凱族的祖先,是跟隨著雲豹的腳步,來到了大武山西側─也就是現在的屏東霧台鄉舊好茶部落─他們發現這裡食物資源充沛,便決定定居下來,因此,當後人說到「雲豹的故鄉」,就會聯想到此地。蔡沂紜 ⋯⋯潘黃毓 2025/06/17
-
259回到龜崙:族人說,這裡以前是⋯⋯龜崙社下社,曾為平埔族四大姓氏(永、干、傅、柯)聚居之地。如今都市化已改變風貌,唯有族人的記憶還在流動。本展透過柯家後裔的視角與珍貴影像,對照當代地貌,回顧平埔族如何在此生活、融合、轉變。讓我們從一個家族出發,重新認識龜崙的過去與現在。吳承謙 王友政 林炘樟 洪君豪 2025/06/17
-
200膠眷那年在民國40-50年代,有一群定居在臺灣的軍人們,他們散落在臺灣各處,形成了許多聚落———眷村,這次的主題是由龜山眷村故事館作為發想,和大家一起窺探50年代眷村的生活,體驗一場短暫但難忘的眷村生活。高孟歆、蘇又甯、高詠絜、吳湘筠、羅孫慈恩 2025/06/17
-
20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電電桿牌本件文物為電線桿牌,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牌子為長方形,外框為白色,底色為深藍色,上方印有台電符號及「養老幹 50 E3343 ED67」白色字樣。電桿牌用於定位電線杆資訊,顯示所在地區的村里或路名、電線桿編號…等。台電電桿牌都是以純度99%%以上的鋁原料製成,因此在使用上也保留了鋁材的特性,硬度不高具有韌性可彎曲,可進後加工,穿洞、切割都便於製作。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17
-
289桃林鐵路桃林鐵路曾是台灣最後的運煤鐵道,承載工業發展與民生用電需求、曾短暫提供客運服務。但因班次少、設施不足,未能成為主要通勤方式。 鐵路拆除後,部分路段已改建為自行車道,成為市民休憩空間仍有活化畫,如地景藝術節綠廊建設,未來可能發展為輕軌系統。策展人:吳承儒、王玄昀、范俊恆、洪晏錦、梁藝馨、蕭汝安 2025/06/16
-
72從民間燈影到光雕盛宴:台灣燈會的百年變奏燈會,本來元宵節慶典中重要的民間活動,象徵著光明與團圓,也承載著庶民對來年風調雨順的祈願。隨著時代演進,傳統燈藝從手工製燈、廟會遊行,逐步轉化為結合科技與觀光的視覺盛宴。 自1990年官方舉辦「台灣燈會」以來,更將這項民俗推向國際舞台,融合光雕、動畫、互動藝術等當代元素,展現出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與創新精神。邱宥倫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