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201
  • 4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畜牛登記證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畜牛登記證
    「畜牛登記證」是牛隻的身分證,從日治時代開始對於牛籍就有一套的管理辦法,戰後基本上仍延續日治時期的做法,將建立牛籍視為振興農業的第一要務。當時政府認為唯有將牛隻的基礎資料確定之後,農業的各項政策才得以發展,故而在民國41年(1952)8月18日即由台灣省臨時省議會通過「台灣省畜牛登記規則」,要求各縣市政府實施辦理畜牛登記工作。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20
  • 9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手提式皮革行李箱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手提式皮革行李箱
    箱為封閉性儲存用具以及旅行裝具,材質有木製、皮革、紙皮、籐製等。隨著交通事業愈來愈發達,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接觸,也愈來愈頻繁。觀光、探親、公務、商務,國內外旅行等愈來愈普遍,而外出時,裝運行李的旅行箱,也就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有各種款式,以不同的顏色、規格和質料製成。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17
  • 2373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甜甜的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臺灣物產史
    仔細看看這張來自日治時期的明信片,照片裡頭有著比人還高大的甘蔗田,遠方冒著裊裊炊煙的工廠,正是新式的製糖廠。再睜大眼睛一看,發現還設有載運甘蔗的鐵軌,這樣的景象描繪著當時(1939年)臺灣糖業的狀況。
    許雅玲 2025/01/16
  • 149
    台灣特色民俗節慶印花
    台灣特色民俗節慶印花
    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節日的意義越來越被淡忘。為了改變這個現象,我們打算把傳統節慶的圖案融入到現代產品中,創造新的慶祝方式,讓節日文化變得更有吸引力,也讓它在國內外更有影響力。
    姚怡鑫、劉宥蓁、蕭又綾、謝振御 2025/01/14
  • 1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鹽酸甕
    日治後期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工業化對化學原料鹽酸的大量需求,使得陶製鹽酸甕的生產蓬勃起來。鹽酸在工業上它是焊接時的金屬表面清潔藥水,俗稱焊錫藥水,鹽酸和硫酸都是印染上的酸助劑、酸洗劑、中和鹼劑或發生顯色劑的兩種主要無機酸,也是製造聚氯乙烯(PVC)塑膠的原料,甚至用來清洗廁所。鹽酸甕幾乎在苗栗地區生產,當時與酒甕、陶管、耐火磚等工業陶瓷和碗盤、花盆等同受重視。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7
  • 132
    格外品的再利用冰室
    格外品的再利用冰室
    將被市場淘汰的格外品再利用已達到不浪費食物的效果。
    趙品至 巫怡蓁 張芷溱 2025/01/07
  • 17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土黏香布袋戲偶頭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土黏香布袋戲偶頭
    戲偶俗稱尫仔,由偶頭、偶身、手、腳、服飾、裝飾等組成,偶頭多以木刻、紙糊等材質製做出形貌,外觀再上漆或彩繪。台灣早期戲班使用的偶頭大多從泉州進口。土黏香布袋戲偶為台灣特有工藝,開始出現於1920年代,當時應用製線香材料(木屑粉與楠樹皮粉)壓模製成各類仿木雕偶頭或童玩,但初期材質脆不易運輸,銷量相對少。
    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1/06
  • 58
    北港車頭的前世今生
    北港車頭的前世今生
    後驛,見證了嘉義糖業鐵路的興衰。 透過實地探訪與口述歷史,重新拼湊那段輝煌的過去。
    嘉義市立博物館「市民研究員+YOUTH」培力計畫 2024/12/13
  • 62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On Air📢市場裡的臺味冒險
    Yuan 2024/11/29
  • 45
    你想要哪種顏色
    你想要哪種顏色
    臺灣傳統市場巷弄間的玩具店,是承載著無數童年回憶的美好場域,這些往往不過數坪大的店面,是孩童們夢想的寶庫,也是臺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L 2024/11/28
  • 353
    農來米唐%—探索你的米糖體質
    農來米唐%—探索你的米糖體質
    米、糖與我們臺灣人的生活與記憶「蜜」不可分,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 我們特別將農業近代的發展脈絡,以農具、農業力行者的經驗闡述、操演讓你看見、聽見。當我們隻身走入展場,除了能夠窺見「國家文化記憶庫」中的典藏圖文資料,亦可透過獨特遊戲體驗開啟了體內米食、糖份的回憶趴體(party) ! 也許腦海浮現的是前幾天吃的米飯,還是會想起最接近今天的「甜味記憶」是什麼東西呢?
    楊欽榮 2024/11/27
  • 43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放伴剝花生,重建互助共好之鄰里關係
    剝花生雖是輕勞動,但現今,即便是輕勞動的工作,現在幾乎全都商品化處理,農民大多直接購買挑選整理好的花生種仁,或是將自己留的花生種仁拿去工廠脫殼。 一起剝花生的景象,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復興放伴,從輕勞動開始,重建鄰里關係,相互關心,互助共好。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4/11/24
總筆數:201 每頁筆數:12 頁次: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