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41紅磚上的午後--西螺散步趣認識西螺的歷史文化與發展脈絡蕭云華 林雨潔 楊子萱 蕭芊蓉 鐘季芸 2025/06/19
-
434回到龜崙:族人說,這裡以前是⋯⋯龜崙社下社,曾為平埔族四大姓氏(永、干、傅、柯)聚居之地。如今都市化已改變風貌,唯有族人的記憶還在流動。本展透過柯家後裔的視角與珍貴影像,對照當代地貌,回顧平埔族如何在此生活、融合、轉變。讓我們從一個家族出發,重新認識龜崙的過去與現在。吳承謙 王友政 林炘樟 洪君豪 2025/06/17
-
450巷弄時光「巷弄時光:走進憲光二村」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邀請大家步入全臺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憲兵眷村-憲光二村,感受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歷史和生活記憶。游昕燕 陳姿妤 林佑家 陳彥丰 林柏瀚 游凱捷 2025/06/15
-
221啤常台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台灣啤酒不只是喝的飲品,更是陪伴聚會、節慶與回憶的重要角色。從經典的金牌台啤,到創新風味的水果系列,台啤的每一次轉變,都映照出台灣社會的變遷與文化的多元。 本展覽透過五大單元,帶領觀眾從歷史、製程、風味、文化連結到個人記憶,深入探索台灣啤酒背後的故事。你將看見早期的老酒瓶與廣告,聞到啤酒花的氣味,體驗釀造的過程,甚至聽見人們對台啤的回憶與情感。鄭丞博 2025/06/16
-
125白色恐怖柯旗化在白色恐怖時期產出的文學作品或遺作陳駿宇 2025/06/09
-
146柴燒泥編塑-彰化縣傑出藝術家-葉志誠👤 葉志誠簡介 出生背景與起步:1970年生於彰化田中農家,從小與土地親近,泥土成為他的遊戲素材。高中即專攻美工科陶藝,畢業後赴南投的添興窯學習陶藝,熟悉多種窯燒技法 田中窯創辦與柴燒穴窯:1992年返鄉創立田中窯,隔年引進柴燒窯,並打造台灣較少見的柴燒穴窯,為返鄉創藝立下重要里程碑陳怡蓉 2025/06/08
-
134天然染色-藍染工藝藍染工藝在臺灣的歷史發展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但因氣候等因素未果。17世紀末清領時期,臺灣藍染產業隨著中國大陸福建移民帶來的製靛技術開始蓬勃發展,1800至1870年間,臺灣藍靛生產達到頂峰,藍草種植遍及全臺西部平原及淺山地帶。臺灣在 1820年代也開始出現染坊,此時臺灣藍染布料受到中國及國際市場的歡迎。日治初期,藍染工藝持續發展,技術也更加精進。19世紀末德國合成藍的量產成功,對全球天然藍染產業造葉維佳 2025/06/09
-
138澎湖文化景觀《島嶼的誕生》 澎湖是怎麼來的? 澎湖並不是像台灣本島那樣由板塊擠壓而成,而是由海底火山爆發後的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地形。 這些火山活動大約發生在 800萬至500萬年前,形成了如今島嶼上的玄武岩石柱與柱狀節理。 玄武岩堅硬且抗風蝕,使得澎湖擁有獨特的海蝕洞穴石柱與海岸地形謝宗豫 2025/06/09
-
414香火鼎盛的壽山巖觀音寺透過走入壽山巖觀音寺的歷史,了解它所乘載的記憶,並讓更多人認識這坐看龜山的廟宇劉欣婷/胡宸綵/黃韻媞/林彥彤/陳宜甄/陳昱諠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