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141山城記憶.苗栗風景:文化資產中的人與地苗栗作為客家文化與山林地景交織之地,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築、產業遺跡與地方生活記憶。本展以「山城記憶」為主軸,結合文化資產網與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料,重新發掘苗栗地區的文化紋理,從建築、產業、交通、族群等面向, 呈現山城人民與土地的連結。賴世安 2025/06/09
-
589探索大員——安平近四個世紀的發展史社區內古蹟眾多,有安平古堡、東興洋行、西龍殿、安平天后宮、小砲台、乾隆古堤等知名觀光景點。而我們會採訪當地漁民一名,養殖人員一名和新型態觀光產業人員一名,由小組形式記錄下訪談內容,再藉由疊圖分析法得出地形變化及產業變遷,搭配上訪談內容去分析產業變遷的真實情形與原因,以及新時代的產業與傳統海濱漁業的衝突與和解。 重要是要看出土地利用與產業變遷,更要了解當地人民如何應對產業改革。張中藉、徐森山、余宣佑 2025/06/09
-
254印在台西 步履回憶體驗台西漁村文化,喚醒地方記憶,促進青年返鄉,共築文化與觀光新未來。虎尾高中 203 第五組 2025/06/09
-
10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株券本件文物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之拾株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出資證券、株券,為日治時期之企業投資用語,類似於今日之股票,為企業分售其股權給予他人,以獲更多資金方便企業運作,台灣的股票買賣最初以認購日本上市股票為主,今日購買股權證券為投資方式之一,為一種所有權。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09
-
149澎湖文化景觀《島嶼的誕生》 澎湖是怎麼來的? 澎湖並不是像台灣本島那樣由板塊擠壓而成,而是由海底火山爆發後的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地形。 這些火山活動大約發生在 800萬至500萬年前,形成了如今島嶼上的玄武岩石柱與柱狀節理。 玄武岩堅硬且抗風蝕,使得澎湖擁有獨特的海蝕洞穴石柱與海岸地形謝宗豫 2025/06/09
-
158天然染色-藍染工藝藍染工藝在臺灣的歷史發展可以追溯至荷治時期,但因氣候等因素未果。17世紀末清領時期,臺灣藍染產業隨著中國大陸福建移民帶來的製靛技術開始蓬勃發展,1800至1870年間,臺灣藍靛生產達到頂峰,藍草種植遍及全臺西部平原及淺山地帶。臺灣在 1820年代也開始出現染坊,此時臺灣藍染布料受到中國及國際市場的歡迎。日治初期,藍染工藝持續發展,技術也更加精進。19世紀末德國合成藍的量產成功,對全球天然藍染產業造葉維佳 2025/06/09
-
165柴燒泥編塑-彰化縣傑出藝術家-葉志誠👤 葉志誠簡介 出生背景與起步:1970年生於彰化田中農家,從小與土地親近,泥土成為他的遊戲素材。高中即專攻美工科陶藝,畢業後赴南投的添興窯學習陶藝,熟悉多種窯燒技法 田中窯創辦與柴燒穴窯:1992年返鄉創立田中窯,隔年引進柴燒窯,並打造台灣較少見的柴燒穴窯,為返鄉創藝立下重要里程碑陳怡蓉 2025/06/08
-
171大稻埕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記憶世新大學陳侑駿 2025/06/07
-
280認識賽夏族的矮靈祭 一場神聖又神秘的原住民祭典矮靈祭是台灣原住民族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之一,展現其對歷史、自然與靈界的敬畏,本展覽將帶領觀眾認識矮靈祭的起源傳說、儀式流程與文化意義,透過圖像與文物,走進這場神秘又神聖的原民祭典世界。張至寬 2025/06/07
-
455中華路上一條龍大家好,我是中華商場。從1961年站在台北街頭,到1992年跟大家道別,我陪著這座城市走過三十年的光陰。白天,我是市民買東西、聊天、逛電子街的熱鬧去處;夜晚,我是無數家庭的住家,樓上燈火通明,孩子們在巷弄裡追逐嬉戲。我的身上,有家庭百貨、劇院與照相館,還有收音機與紅白機帶來的快樂時光。我看過城市擴張,建築拆遷,也看過人們努力生活的模樣。讓我透過照片、畫作與故事,再把那個熱鬧又親切的自己介紹給你!王梓豪、林承興、林品江 2025/06/07
-
139白沙屯媽祖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少數以「不固定路線」聞名的宗教活動。起源可追溯至19世紀,至今已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進香期間,媽祖鑾轎依「轎腳指引」隨機前行,信眾須緊跟其後,全程徒步,不問方向,只問虔誠。沿途地方居民自發提供食宿(俗稱「香丁腳」),形成難得的信仰共同體與社會互助網絡,體現台灣民間信仰的溫暖與力量。賴馨茹 2025/06/07
-
358從美洲到福爾摩沙「蕃薯」是臺灣人熟悉的農作物,甚至就連臺灣的形狀都常被形容像是蕃薯。然而這看似道地的植物其實來自遙遠的美洲。透過大航海時代的傳播,蕃薯走向世界,在各地落地生根,也在臺灣成為重要糧食與文化象徵。本展將帶您探索蕃薯如何從美洲本土作物轉化為臺灣的在地記憶。林秉賢、陳祈樂、張子萱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