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展覽檢索

總筆數: 1394
  • 680
    誠品敦南店的一點紀錄
    誠品敦南店的一點紀錄
    2020年6月1日,早上起床,我開啟了人生第一天沒有敦南誠品的生活。 在仁愛圓環生活的那十年,正好經歷了1999年邁入2000年,那時後有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玄幻氛圍,我們度過了7月世界末日的傳說,再來擔心著跨年時電腦會不會當機,跨過了一個世紀似乎安然無恙,迎接了新世代,想記錄一些,那時間點前前後後的一些事情。
    沈思 2022/11/20
  • 1199
    🏃🏻‍♀️後山姑娘的人生歷險記🏃🏻‍♀️
    🏃🏻‍♀️後山姑娘的人生歷險記🏃🏻‍♀️
    回顧王慧美的人生冒險記,在臺東山海間成長,與原住民姊妹一起在花蓮讀書,臺南、臺北工作,落腳臺南市區後,在漢人為主的社區中逐步累積自立韌性,如今以分享經驗、扶助婦女、都市原住民朋友為志業。 家人、姊妹、教育和信仰交織而成的支持,陪伴王慧美突破各個人生關卡,讓他長出感恩與勇氣的生命之眼,他的故事中,或許可以看見許多阿姨們的人生剪影,也映射出許多後山姑娘的打拼歷程,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
    嚴麗 2022/11/20
  • 3838
    台灣珍奶進化史
    台灣珍奶進化史
    珍珠奶茶當今已成為台灣連鎖茶飲的泛稱,並且新鮮現搖的茶飲,口感與預先調好的差異極大,台灣消費者對手搖飲的品質要求也日漸嚴格,包括茶香、鮮度、口味變化等等,以品牌經營及高單價的特色連鎖茶飲逐漸取代大量複製的低價茶,更多的是,業者推出的飲料配料在國內市場的年產值,估計已高達新台幣300億元。
    郭治玲、張珈綾、陳睿瑜 2023/03/23
  • 2403
    當我們望春風
    當我們望春風
    當我們望春風,我們盼望的,究竟是什麼呢……這是關於一首歌的故事,更是近代臺灣的一部文化史。本特展以〈望春風〉作為核心,這首歌在1933年首度錄音為唱片,發表後成為當時流行歌,而後發展成歌中劇唱片、電影,隨著時代被改編,甚至有雜誌、小說、出版社、電視節目等等,戰後幾乎知名的歌手都有演唱,版本不計其數。從這首歌的傳唱、演出、內涵與應用,可以聽到創作者、歌者、聽眾的互動,乃至整體社會文化的豐富脈動。
    研究策展 黃裕元、李文媛 2023/11/30
  • 3138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鄒族人相信與山林和諧相處,敬愛大地與其共生,才能生生不息。他們遵照祖先的教誨生活,積累出特有的民族智慧,最終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進展,狩獵文化經常受新聞媒體、政府政策限制,加上經濟變遷造成文化傳承不易。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後,訂定自治自律公約並承擔起傳承狩獵倫理及規範任務,致力保留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促進大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的同時,也進行跨族群的文化傳承,散播文化傳播的種子。
    吳翊豪 2024/06/16
  • 1398
    TMU校園の開花植物
    TMU校園の開花植物
    跟著我們策劃的展覽一起來探索北醫校園吧~~~
    陳佳妤 鄒宜蓁 2023/10/22
  • 374
    木之巡迴醫療
    木之巡迴醫療
    台北的蛋黃區信義,大樓櫛比鱗次,一個學校在此扎根。 而有一隻小松鼠,時常掛念著樹木的健康狀況。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小松鼠的腳步,一起關心北醫中的樹木吧!
    洪若雅、許倍瑜、林芳竹 2023/10/22
  • 659
    北醫之天
    北醫之天
    漫步於北醫之中,四季更迭、途經之景盡收眼底。
    蕭容炘、陳嘉嘉、李芝嫻 2023/10/22
  • 681
    自然美景-北醫生活圈
    自然美景-北醫生活圈
    眾所周知,信義區是台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藉由我們北醫學生的視角,帶領大家探索北醫周邊的自然美景。也提供外國觀光客、留學生或者是不在信義生活圈的人有別於刻板印象的信義生活圈。
    余貴文、莊柏恩、和明吉、黃綺虹 2023/10/22
  • 3681
    伯公在地的信仰
    伯公在地的信仰
    本策展主題是想要呈現新竹縣關西鎮上林社區的在地伯公文化,將散落在各地的伯公找出來,讓被遺忘的地方重拾希望,進行耆老訪談,讓被冷落的孤寂老人綻放笑容,以上林里的伯公開始,推廣至全關西21個里,將伯公文化進行深入盤點,也為關西伯公數位建置打下基礎,完整建立關西地區的在地伯公文化歷史與發展脈絡。
    曾宏煇簡歷 2024/10/27
  • 5260
    從地圖說臺中舊城
    從地圖說臺中舊城
    用地圖呈現臺中市舊城區的都市發展,而在計畫構想前臺中市兒玉利國的同心圓構想,但為了因應臺中市區的土地使用分區規劃,採以巴爾頓和濱野瀰四郎的棋盤格市街棋盤格,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日治時期棋盤式方格市街。而本展覽分以時間年代的規劃以1911以前、1911~1920、1920~1945年代做時間階段的劃分,而其中包含因應人口聚集都市帶來的擴張與工商業的蓬勃發展等等的因素,讓舊城也隨之發展出不同的樣貌型態。
    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2024/01/12
  • 1348
    雲嘉糖路
    雲嘉糖路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將新式機械製糖技術帶進臺灣,帶動整體社會從農業邁向工業社會。而這次的展覽主題「雲嘉糖路」以農、工、運、管、研、生活等製糖產業做為體驗的核心,連結還在運作的糖廠,民眾可以在體驗路徑的過程中了解不同類型的糖是如何產出,並感受糖廠的工業場域。作為糖業文資教育體驗場域,其路徑以虎尾糖廠、大林糖廠、蒜頭糖廠做為敘事的核心。
    老師:顏彬峰|學生:曹育慈、黃宇彣、彭信智、蔡子佑、賴品臻、謝勝文、戴偉宸 2024/04/25
總筆數:1394 每頁筆數:12 頁次: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