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73雲林西螺大橋文化祭帶領團隊成員前往西螺大橋文化祭 擔任西螺福興宮太平媽接駕任務 傳統的臺灣獅接駕儀式 吸引現場人潮聚焦 熱熱鬧鬧展開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
103傳承一定看的見黃厚銘老師指導白鶴獅 白鶴獅的獅頭是半圓立體型 上半身與獅頭合一的轉肩 舞獅的掃腿,小腿要包緊 才能接續下一動的攻勢雲林縣老塗獅藝陣文化發展協會 2024/11/18
-
193顯影劑 Fe+++ EDTA + Ag° + Br– → Fe++ EDTA + AgBr顯影作為策展的整體概念,本次展覽的內容為「生活的顯影」、「挖掘的顯影」、「紀實的顯影」、「影像創作的顯影」,在不同面向的展覽作品中,創作者長期在不同領域的「觀察記錄」與「設計實驗」,長時間累積不同類型的創作,試圖透過本次展覽的方式將四種不同面向的作品同時呈現。林宏恩 2024/11/16
-
724『戰後臺灣榮民眷村的時空移動記憶』觀‧臺灣 『WATCH TAIWAN 』VOL 59. 記憶方舟 博物館如何成就一艘臺灣自造的記憶方舟? 連結「記憶」中的偉大航路,記憶方舟的觀景窗裡,今天我看到的是 戰後臺灣榮民眷村的時空移動記憶.........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2024/11/15
-
205硘磘即瓷窯竹山硘磘里,為本鎮歷史最早之陶窯。 據硘磘廖姓族譜記載:雍正8年(1730)福建汀州府永定縣廖科應、廖連應定居硘磘,並在此設窯,帶來家鄉製陶技術與陶窯,出產土角磚、陶甕、陶缸、紅色陶瓦等。19世紀末硘磘聚落裡燒造日用陶器窯爐應屬「橫焰式蛇窯」,此處是目前臺灣所發掘最古老的蛇窯遺址。 日治時期採取統制經濟政策,導致陶窯器的售價不敷成本,硘磘廖姓窯業者約在1900 年初期歇業。南投縣竹山鎮新生社區發展協會 2024/11/15
-
82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透過設計專屬於新住民子女的實境遊戲導覽活動,讓他們在參與探索的過程中,逐步了解並體驗母親故鄉的文化特色與傳統價值。此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融合文化知識與互動體驗,使新住民子女在輕鬆有趣的情境中建立對母國文化的認同感,進而加深對家庭文化背景的理解與連結,促進家庭和跨文化間的理解與交流。陳志威 2024/11/15
-
88解謎遊戲試玩會透過舉辦專門針對解謎遊戲的體驗試玩活動,吸引並引導對越南文化及解謎遊戲有興趣的玩家參與,讓他們在沉浸式的互動過程中逐步探索並熟悉越南的歷史、風土人情與文化底蘊。藉由寓教於樂的遊戲體驗,參與者能深入理解越南的文化價值,同時提升對東南亞文化的興趣及認識陳志威 2024/11/15
-
130越南秘境:戒指尋蹤-線上解謎遊戲透過線上解謎遊戲,讓玩家體驗越南文化陳志威 2024/11/15
-
244走出課堂教室的時光旅行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源,能不能透過更多嘗試實踐在更多元的學習領域呢?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4
-
141「藝術共融 社區互助 數位行動計畫」本計畫針對社區人口老化、文化傳承與互助需求,貫穿布袋戲及多媒體技術,連結學校與社區資源,實現世代交流與文化記憶保存。北港朝天宮 學校社區等多方合作,完成故事導覽影音紀錄、口述歷史改編,以及親子劇場訓練與成果發表。活動內容豐富,對布袋戲藝術的熱情與認同顯著提升,並提出了更深入的體驗和推動的推動。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 2024/11/13
-
578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2024年9月,我們來到桃園大溪,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溪公會堂外紮營,一邊依傍著大漢溪,一邊緊鄰日式建築群與充滿歷史風華的大溪老街等這些文化記憶的發生地,並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典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去看見這些屬於大溪的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
-
480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2023年11月,我們來到彰化縣溪州鄉,走進詩人吳晟打造的「純園」空間,參與為期兩天的小森林音樂節,並將溪州的在地文化與記憶帶到現場進行展示,結合文字、影像、聲音與當地物產,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溪州的歷史和自然風貌,細膩地去感受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