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6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修業證書本件文物為昭和3年臺灣公立嘉義商工補習學校商業科第二學年修業證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這張修業證書類似現在的結業證書,呈長方形,學生為臺籍人士,但校長則多為日本人。也反映出日治時期的教育界師資和人事體制。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6 - 
                45
                    
                    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日治時期砂利採取費領收證「領收證」即是人民繳費後收取之憑證;本件文物為新巷保甲聯合會長桂川復吉給牧野一雄之新巷砂利採取費領收證單據,日期為昭和19年11月4日,證書上蓋有「新巷聯合保甲事務所」、「新巷保甲聯合會長」之印,本物件可以視為一種規費。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9/26 - 
                1392
                    
                    看見大溪的記憶特產2024年9月,我們來到桃園大溪,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溪公會堂外紮營,一邊依傍著大漢溪,一邊緊鄰日式建築群與充滿歷史風華的大溪老街等這些文化記憶的發生地,並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的典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去看見這些屬於大溪的故事。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857
                    
                    看見都蘭的記憶特產2023年10月,我們來到位在臺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鼻,在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Amis Music Festival 阿米斯音樂節」架設起帳篷,將國家文化記憶庫中屬於都蘭的典藏帶回它的產地,透過主題規劃與展示將這些珍貴的記憶點滴重現。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252
                    
                    看見溪州的記憶特產2023年11月,我們來到彰化縣溪州鄉,走進詩人吳晟打造的「純園」空間,參與為期兩天的小森林音樂節,並將溪州的在地文化與記憶帶到現場進行展示,結合文字、影像、聲音與當地物產,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溪州的歷史和自然風貌,細膩地去感受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942
                    
                    在記憶的產地,擁抱這片土地你對彰化溪州的記憶是什麼?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對溪州與溪湖兩個鄉鎮的難以辨識,究竟哪個有糖廠?哪邊盛產羊肉?誰在濁水溪畔?打開國家文化記憶庫搜尋關鍵字,你會驚訝地發現,答案竟然「以上皆是」!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243
                    
                    耕著牛牛體驗友善農耕的生活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839
                    
                    走過十年的酷兒影展, 以一場影像、運動和美學的論壇研討會揭幕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3775
                    
                    在記憶的產地,再創記憶2013年起,原住民歌手舒米恩·魯碧在其家鄉都蘭部落舉行「阿米斯音樂節」,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不主打明星卡司、沒有節目表、也非每年舉辦,卻逐屆累積出聲量,成為臺東代表性盛事。 2023年國家文化記憶庫結合了收存內容及部落成員的協助,策辦了「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微型展示,在阿米斯音樂節中以氣味、聲音、文字與文物等形式展出,將屬於臺灣珍貴的記憶寶庫帶到民眾面前,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192
                    
                    從文化社群交流會開啟對談,展開文化記憶新想像國家文化記憶庫自2020年10月17日上線至今,透過與各界合作和徵集,已經累積超過300萬筆記憶資料,同時也以社群經營專案的形式與文化工作者攜手發展應用與推廣,期望把資料庫中的珍貴典藏資料帶回生活中,再次創造更多文化價值。2023年10月7日這天,國家文化記憶庫邀集文化社群夥伴同至臺東,一同感受東臺灣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透過一場深度的經驗交流,嘗試共同理出一條內容應用與文化治理的路徑。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1173
                    
                    半線行跤花:在雨中的彰化蹓躂漫步,與往昔的相遇如果一座城市有記憶?它會記得哪些事情?是隨著都市發展日漸繁盛的未來盼望,還是在時光洪流中淘洗消逝的呢喃?望向雨中的彰化車站,絲絲的細雨將城市的景色切得細碎,就像老式的CRT電視有雜訊襲來時嗡嗡作響那樣,在錯落的畫面裡,隱隱約約間透露著百年前的情節。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 - 
                288
                    
                    在記憶的產地,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時節已入秋分的大溪,天候可真是猶有三分肅殺,前一刻還是高溫燠暑的晴空烈日,轉瞬間又是風雲變色,降下雷霆電閃的瓢潑大雨。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