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檢索
-
43《地域對決》:共存時代的澱粉戰爭米麵研究社的塵封檔案中,流傳著一段無從考究的神秘傳聞: 「米與麵的抉擇,早已寫定於歷史之中?」 傳聞提到臺灣有以地域劃分飲食的習慣,認為某些澱粉料理理應屬於某個地方,然而,這真的是事實,還是某種文化或歷史造就的錯誤印象呢?米麵研究社 Rice & Noodles Club 2025/07/02
-
3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托木本件文物為托木,又稱插角、雀替,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托木安置於樑與柱交點的角落,形狀為三角形,最主要的功能是讓樑柱更加穩固,不至於產生鬆動的危險,匠師們為了讓它看起來更美觀好看,所以常將它雕刻成龍、鳳、花鳥、鰲魚等圖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7/02
-
2龜山朝日龜山八景以「龜山朝日」為美景翹楚。清代烏竹芳賦詩云:「曉峰高出半天橫,環抱滄波似鏡明,一葉孤帆山下過,遙看紅日碧濤生。」每當旭日初升,朝霞掩映,一輪火紅的曦光緩從碧藍的波浪上騰昇,漸漸喚醒寧靜沉睡中的蘭陽平原。拍攝龜山朝日有一定時間,而拍攝地點則以壯圍鄉永鎮廟附近海濱為最佳位置,藉由空拍攝影從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與視野,瞰瞰不同的龜山朝日陳龍生 2025/07/01
-
8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以四萬元換一元折成新台幣印章與舊台幣本物件為民國38年(1949)奉令以四萬元換一元折成新台幣印章復刻版,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舊台幣與新台幣則為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民國37年(1948)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國民政府輸出大量貨幣,以取得台灣民間蔗糖、米等資源,造成惡性通貨膨脹,造成台灣物價急遽上揚。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7/01
-
11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台灣火柴公司自由之火火柴盒本件文物為台灣火柴公司製「自由之火」火柴盒,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包裝紙貼有一方形標籤,四周飾以火焰形狀方框,中間為一火炬圖像,圖像下方印「自由之火」、「臺灣火柴公司」。火柴又稱為「洋火」、「番仔火」,透過摩擦火柴頭和火柴盒的磷面產生火苗,在打火機和瓦斯不普遍的年代,火柴是不可或缺的民生用品。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30
-
13傳承百年的人情味~這一鍋飯新化大坑尾擔飯擔是市訂民俗活動,擔飯擔是家家戶戶準備鹹飯等古早味料理,提供元宵遶境陣頭及香客吃食,形成特殊的生活及飲食文化。新化數位機會中心 2025/06/27
-
11茄萣竹滬鹽灘鹽警槍樓1. 茄萣槍樓位於茄萣區鹽田區域範圍內,與茄萣濕地景觀相契合,特殊的 生態風貌,為南台灣鹽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並具有高度史證價值。 2. 槍樓與鹽田共存,更見證二戰後鹽政專賣過程中,駐警防衛鹽田護產的歷史。如今由茄萣觀光發展協會代為管理,不定期舉辦走讀活動,活絡在地景觀。茄萣數位機會中心 2025/06/27
-
12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水缸本件文物為水缸,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關於缸、甕、罐是依照陶器器型大小,及器口大小來進行區分。一般而言,缸的器口是比較大的,甕與罐的開口比較小,缸與甕因為器型不同,也有不同的功用。水缸為了便於倒水取水,因此有大的腹部及寬的缸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7
-
397米派升級——米進化圖鑑在米麵研究社裡,我們總問人:「你是米派還是麵派?」 但你知道嗎?即使你是堅定的米派,家族內部其實也不太平靜。米麵研究社 Rice & Noodles Club 2025/06/26
-
9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陶甕之豬油甕館藏陶陶甕有多件,皆由北港高中退休教師蔡吉宗老師提供。陶甕,外形不華麗卻健美,是早期常民生活中必備的器具。其用途多元,除裝酒外,常是醃製蘿蔔、福菜等收存醃漬品的好器具,儲存食物的陶甕必須耐用,其質地厚實不易破損,早年大陸產製的陶甕還可以壓船艙穩定船身,又可出售謀利,因此大量輸入台灣。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6
-
15北港高中鄉土文物館館藏文物:大日本帝國政府大東亞戰爭特別國庫債券本件文物為大日本帝國政府大東亞戰爭特別國庫債券,由北港高中教師捐贈,屬於警世性文物;面額壹百圓,昭和19年(1944)由日本銀行發行,三分半利,內閣印刷局製造。正面上半部為債券圖,印有日本戰神楠木正成像及埋葬楠木正成的大阪觀心寺。北港高中文物館 2025/06/25
-
44日本各時代的飲食型態變遷藉由這次展覽,我們想向大家介紹日本各時代的飲食型態變遷。日本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強調食材的新鮮與季節性,並注重色彩、形狀及味道的和諧平衡。米飯是日本飲食的核心,搭配各種魚類、海藻、蔬菜等食材,創造出營養均衡且清淡的飲食風格。飲食中常見的元素包括鮮美的生魚片、精緻的和食、以及濃厚的湯品。無論是日常餐點或節慶盛宴,日本飲食始終秉持著對食材的尊重與對美味的追求,展現出其獨特的飲食哲學。胡嘉珆、張家昕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