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編輯精選

總筆數: 17
  • 449
    金崙大㊙️寶
    金崙大㊙️寶
    金崙好𨑨迌,三工兩暝尚拄好
    轉駅創研𝐓𝐫𝐚𝐧𝐬𝐭𝐚𝐭𝐢𝐨𝐧𝟐𝟎𝟐𝟒 2024/02/18
  • 6425
    美濃野蓮、水雉與護雉蓮盟
    美濃野蓮、水雉與護雉蓮盟
    水雉與野蓮都是台灣紅皮書的物種。有趣的是,野蓮受脅等級是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居然比水雉(易危, Vulerable, VU)的滅絕風險更高。 為什麼炒野蓮能保育水雉呢!?   得感謝美濃客庄的生態智慧,將野蓮馴化成經濟作物,讓水雉進田裡除蟲、築巢與育雛。高雄鳥會與美濃蔬菜產銷班組成『護雉蓮盟』,加入劉孝伸、黃淑玫發起的美濃湖水雉保育行動。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陳柏豪 2024/02/18
  • 1005
    嶼語今昔
    嶼語今昔
    蘭嶼,臺灣東南的離島,這片45平方公里的土地,蘊藏著達悟/雅美族(以下簡稱達悟語)的海洋文化寶庫,其族語也是臺灣的古南島語群中,唯一屬於南島語群分支--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的語言。 在這裡,每一個地名都有一段故事,每一處風景都是歷史的見證。本展覽將從島嶼的歷史與語言根源談起,將焦點放在部落地景、族語與現代化之間的關係,來討論蘭嶼豐富交融的種種文化。 *建議使用電腦觀展* . . .
    林于瑄(右)、杜孟涵(左) 2024/02/13
  • 746
    在記憶的產地,擁抱這片土地
    在記憶的產地,擁抱這片土地
    你對彰化溪州的記憶是什麼?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對溪州與溪湖兩個鄉鎮的難以辨識,究竟哪個有糖廠?哪邊盛產羊肉?誰在濁水溪畔?打開家文化記憶庫搜尋關鍵字,你會驚訝地發現,答案竟然「以上皆是」!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01/29
  • 107
    耕著牛牛體驗友善農耕的生活
    耕著牛牛體驗友善農耕的生活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01/28
  • 1755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鄒族人相信與山林和諧相處,敬愛大地與其共生,才能生生不息。他們遵照祖先的教誨生活,積累出特有的民族智慧,最終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進展,狩獵文化經常受新聞媒體、政府政策限制,加上經濟變遷造成文化傳承不易。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後,訂定自治自律公約並承擔起傳承狩獵倫理及規範任務,致力保留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促進大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的同時,也進行跨族群的文化傳承,散播文化傳播的種子。
    吳翊豪 2023/11/07
  • 384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探索海洋臺灣在地知識-澎湖海洋文化見習之旅
    臺灣島嶼四面環海,各時期相互交流而融合,建構出臺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與知識。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於2022年起,推動地方漁具漁法記憶蒐整計畫,以梳理、記錄海洋臺灣在地知識為目標,2022年完成馬祖的傳統蝦皮定置網,2023年起,展開了臺灣東北方基隆八斗子、宜蘭龜山島及宜蘭南方澳漁法漁具調查之旅。 除了詳細記錄外,首站見習之旅,我們來到了澎湖,與記錄者或耆老對話,感受臺灣海洋文化的多樣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海波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林奎妙 2023/10/31
  • 736
    在記憶的產地,再創記憶
    在記憶的產地,再創記憶
    2013年起,原住民歌手舒米恩·魯碧在其家鄉都蘭部落舉行「阿米斯音樂節」,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不主打明星卡司、沒有節目表、也非每年舉辦,卻逐屆累積出聲量,成為臺東代表性盛事。 2023年國家文化記憶庫結合了收存內容及部落成員的協助,策辦了「我們在記憶的產地紮營」微型展示,在阿米斯音樂節中以氣味、聲音、文字與文物等形式展出,將屬於臺灣珍貴的記憶寶庫帶到民眾面前,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定藝文化工作室、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3/10/19
  • 988
    回家的路│第二回台江流域學習特展
    回家的路│第二回台江流域學習特展
    為家鄉設計的台江流域學習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 台江流域學習社群 2023/06/20
  • 918
    在餐桌上與湯姆生相遇
    在餐桌上與湯姆生相遇
    湯姆生在旅行紀錄中提到許多淺山風味,透過這些紀錄,我們得一窺150年前先祖們生活的現場。如今地方社群探尋食材重新創作,讓當年湯姆生在舌尖上體驗的淺山驚喜,再次感動一起生活在這座島嶼的我們。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3/01/07
  • 616
    踏入歷史現場學習獵人知識
    踏入歷史現場學習獵人知識
    湯姆生的旅程從高雄內門木柵,攀過惡地、順著河流進入甲仙埔。在離開甲仙埔之前,湯姆生特別紀錄武裝嚮導同行。到了荖濃溪流域,這些配戴子彈袋、提著火繩槍的嚮導和捕魚的大武壠族人也成了湯姆生鏡頭下的一景。本條路徑位居淺山、數條溪流縱橫期間,過去在地居民往森林狩獵、下溪邊捕魚,孕育出許多根於環境的地方智慧。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 765
    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
    聽見平埔族群的「聲」命力
    聲音,是人類溝通最直接媒介,可以傳遞思念、故事,甚至是對先祖的崇拜。17世紀的臺南與高雄淺山地域為平埔族群生活的空間,但隨著不同族群移入,平埔族群語言與文化慢慢流失,已為當代亟需復振的語言之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總筆數:17 每頁筆數:12 頁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