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回到頂部

時空旅行社|國家文化記憶庫2.0線上策展平臺

::: 登入

編輯精選

總筆數: 26
  •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從山林自治到山林教室
    鄒族人相信與山林和諧相處,敬愛大地與其共生,才能生生不息。他們遵照祖先的教誨生活,積累出特有的民族智慧,最終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進展,狩獵文化經常受新聞媒體、政府政策限制,加上經濟變遷造成文化傳承不易。鄒族獵人協會成立後,訂定自治自律公約並承擔起傳承狩獵倫理及規範任務,致力保留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促進大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欣賞的同時,也進行跨族群的文化傳承,散播文化傳播的種子。
    吳翊豪 2023/11/07
  • 巷口那家店——夾娃娃機
    巷口那家店——夾娃娃機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巷口那家店——保齡球館
    巷口那家店——保齡球館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巷口那家店——體育用品店
    巷口那家店——體育用品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巷口那家店——泡沫紅茶館
    巷口那家店——泡沫紅茶館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巷口那家店——布莊
    巷口那家店——布莊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24
  • 巷口那家店——釣蝦場
    巷口那家店——釣蝦場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電玩專賣店
    巷口那家店——電玩專賣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男士理髮店
    巷口那家店——男士理髮店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巷口那家店——檳榔攤
    巷口那家店——檳榔攤
    街頭巷尾總有些小店,佇立地方幾十年,陪伴著我們成長,也見證社會脈動與產業興衰。   本特展精選9篇插畫家林家棟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Watch Taiwan觀‧臺灣》的多年合作成果,在細節與情感兼具的作品中,回溯你我記憶中的小店時光。
    臺史博展示組 2023/07/14
  • 黃澄澄 金燦燦
    黃澄澄 金燦燦
    50年的經驗,讓蔡伯伯對我們的口述訪談總能應對如流。 他向我們闡述著他作為鳳梨農的時日裡,遇到了哪些阻礙和挫折,而這些挫折又如何造就了現在的他。 「黃澄澄,金燦燦」不僅象徵著鳳梨經過一年半的洗禮,綻放屬於他的燦爛,也象徵著這片紀載著百年家族記憶的鳳梨田,歷經各種考驗,使這片土地越來越繁盛。
    吳佳璇 莊韶庭 黃泯瑜 蔡俞嫺 康家賢 2023/01/31
  • 走進文化路徑樟腦產業地景
    走進文化路徑樟腦產業地景
    1871年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馬雅各醫師的帶領下,一路從拔馬(今左鎮)、木柵(今內門)進入甲仙埔、六龜里一帶,記錄下荖濃溪與楠梓仙溪地景與當地族人樣貌,也在途經甲仙白雲仙谷山區時看到樟樹,在六龜里見到粗製樟腦。然而,隨著化學製腦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降低,導致1950年代之後採製樟腦技術逐漸消逝,相關產業記憶也隨著腦丁凋零面臨驟失的危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2022/12/28
總筆數:26 每頁筆數:12 頁次:1/3